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之际,中山人民这样纪念他
发布时间:2022-07-25

【编前语】

郑观应的一生,学贯中西,洞悉利弊,“善读有字之书,也善读无字之书”。从外商洋行到民族工商业企业,郑观应每每临危上阵力挽狂澜,其浩然巨著《盛世危言》,被誉为“医国之灵枢金匮”,郑观应本人也被后世称为“晚清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危言犹在耳,盛世再论道。7月24日至25日,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他的故乡——中山市三乡镇举行。南方日报、南方+对此进行了报道,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南方日报版面截图。

今年是我国著名实业家、维新思想家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对郑观应及其思想的研究,推动文化兴城建设,7月24日至25日,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系列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山三乡镇举行。

为期两天的活动包括郑观应与中国近代化——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郑观应研究口述史》学术座谈会、郑观应生平史迹展览揭幕式、参观雍陌村和郑观应故居等活动。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郑观应研究中心、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三乡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市领导、郑观应后人、相关专家学者出席现场活动。

郑观应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近代香山,借澳门之地利,得西学之先风,海纳百川,人才辈出,且素有“买办的故乡”之称。受家族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影响,17岁的郑观应开启习商之路。他一生经营实业达60年之久,从外商洋行到民族工商业企业,每每临危上阵力挽狂澜,最高峰时同时担任五六家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堪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


▲郑观应故居航拍图。中山日报记者 余兆宇 摄

郑观应集大成之作《盛世危言》正来自他多年的对外观察和丰富的实践磨砺,被誉为“医国之灵枢金匮”。此书全面体现了郑观应的思想精髓,它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思考中国社会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问题的著作,系统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革的方案,于百年后的今天仍极具借鉴意义。而郑观应本人在实业家的身份之外,更被学界称为“晚清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

位于雍陌村的郑观应故居,是郑观应与兄弟在父亲去世十周年之际共同出资兴建的,现已成为中山又一个文化地标。24日上午,“郑观应生平史迹展览”正式揭幕。展览主题包括“雍陌郑氏”“从买办到洋务实业家”“救时救国”“盛世危言”“经世主张”“交游结纳”“流芳百世”七部分,以时间脉络将郑观应生平史迹一一梳理呈现,并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数字化手段,增强展览的感染力。


▲与会嘉宾夜游雍陌村。中山日报记者 王云 摄

为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三乡镇还专门编排了木偶戏《郑观应》,以郑观应爱国史迹、商战事迹、《盛世危言》创作背景等为题材进行创作,融合广东音乐、三乡木偶戏等两种本土元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郑观应的思想文化。

与此同时,三乡镇对雍陌村郑观应故居周边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建造了历史微光广场、积厚园、名人堂与纪念馆广场等建筑,打造直达郑观应故居的园林式公共空间——偫鹤园,形成古村落片区的郑观应文化展示区。

“回到中山就是回到了家,来到雍陌就是找到了根!”郑氏后人——郑观应弟弟郑翼之玄孙女郑樱楠也出席了当天的研讨会,她表示,“家乡不仅越来越美,对郑观应等名人资源的挖掘利用工作也越来越扎实。我将竭尽全力去继承宣扬老太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格,希望能为家乡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郑氏后人——郑观应弟弟郑翼之玄孙女郑樱楠。中山日报记者 王云 摄

“积金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宁;积诗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遗子孙。”郑樱楠说,这是老太公郑观应留给郑氏后人的精神指引和宝贵财富,他善良博爱、济弱扶倾的精神品格应永远流淌在郑氏后人的血液中。

当天,会场还举办了《郑观应研究口述史》新书首发暨赠书仪式,同时展开“郑观应与中国近代化”论文分组研讨。众多专家学界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郑观应研究的当代价值,对近代香山乡贤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曾经的香山走出了孙中山、郑观应、容闳等一系列在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名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山市将深度挖掘名人资源,把文旅产业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浓墨重彩书写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苏小红
◆素材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