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割的谷子还在仓库,稻米已经被预订一空。”日前,中山市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锦来站在稻田旁,秧苗长势正盛,右手边正是中山首个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黑色的大棚内,20个桶状的大池子呈两边排开,池子里刚放进去了新一茬的生鱼苗。经过约两年的“渔稻共生”模式摸索,黄锦来说,虽然交了不少“学费”,但初步有了成效,他专门为“渔稻米”申请的商标于月初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让人在“渔稻共生”路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渔稻共生”模式将重塑和提升养殖产业链。
▋养殖尾水种出“渔稻米”
在黄锦来的带领下,记者初步了解了他正在探索的“渔稻共生”模式。在他打造的水生态循环养殖系统里,生鱼工厂化养殖车间、稻田、水塘形成系统的闭环,水塘的水24小时不间断地输送到养殖车间每一个池子里,池子里的养殖尾水经过管道输送到稻田里,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尾水在这个环节变成了水稻生长的“营养品”,并通过稻田数天时间的净化后,流入水塘,成为生鱼养殖车间的水源。
“渔稻共生”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但真正落地却要经过一次次的探索。据黄锦来介绍,稻田作为闭环中的一环,为保证水源质量,要求不能施农药和化肥,而且稻田必须长期处于被水浸泡状态,这对稻谷的品种、种植技术都有要求。去年第一次种的是早稻,却因为打台风,亩产只有300多斤;下一季继续种植晚稻,到了收割时节只长了一半还未成熟,而且长势也不佳。今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早稻选择了“牙香二号”丝苗米,飞播稻种,产量达到了亩产650斤。
黄锦来对这个亩产量很满意,在朋友圈里发布了新米上市消息,很快被预订一空,其中有他中山的朋友,也有山东、江浙等外省的客户。他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于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渔稻米”商标,目前已经通过了受理,他还专门请人设计了包装,希望一开始就走品牌化道路。
▋探索出一条生态养殖之路
一半以上面积用来种植水稻,能不能保证收益?对记者的疑惑,黄锦来说,如果单算水稻收成,肯定不足以支撑租金、人工等综合成本,但是从整个系统看,如果一切按照预想的情况运转,养殖的收益可以覆盖水稻种植的成本。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0亩地计算,如果30亩水塘全部养鱼,按照平均亩产1.5万斤来算,产量是45万斤鱼,用“渔稻共生”系统,用5亩地做工厂养殖车间,共有20个养殖池,每个池子的产量是2万多斤,也可以达到传统鱼塘养殖的产出规模。而且,稻谷还有收益,同时,尾水治理问题解决了也不需要额外支付成本,实现了多赢。
记者了解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困扰着养殖行业,我市部分养殖户和黄锦来一样也正在探索一条生态养殖之路。
位于民众镇的开拓水产公司总经理罗强说,经过十几年的潜心探索,他设计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把养殖用地和粮食用地的矛盾考虑进来了,养殖的鱼类整合到一个相对小的面积,约占整个面积的10%、20%,但是能够覆盖总面积全部是鱼塘的产量,保证了养殖收益,“通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水处理,解决了水质、养殖水、水源的问题和养殖废水零排放问题,稻田作为水处理环节第三级,又解决了养殖和粮食基本农田耕地的矛盾。”
用较小比例的面积养殖也能实现较好的收益,这也是黄锦来探索的方向。黄锦来还在摸索,希望未来能将养鱼车间的面积控制到10%,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
▋新型养殖模式急需管理人才
近两年的摸索,交了不少学费,但也积累了经验。黄锦来说,实践表明“渔稻共生”模式是非常切合当前国家政策的,也是解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路径之一,是完全可以复制的。对于农户来讲,打造一个这样的水循环系统并不是难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投入成本。
现在摆在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面前的许多问题等待着解决。黄锦来已联系了专业检测机构,将对稻田不同时期的水质、稻米的重金属、营养等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另外还将对水稻田净化养殖尾水的能力长期跟踪检测,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健康可持续运转。
黄锦来说,“渔稻共生”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养殖模式,也必然意味着整个养殖产业链的重塑和提升,比如整个水处理过程就对饲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我们急需熟悉新养殖模式的管理人才。”他表示,目前全市只有少部分养殖户在摸索“渔稻共生”模式,需要政府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图:记者 黄启艳
◆见习编辑:赖彤瑶
◆二审:黄廉捷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