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省委、省政府部署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是实现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途、必由之路,千载难逢、正逢其时,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要焕发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激情和干劲,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啃下硬骨头,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铁的肩膀、铁的作风、铁的纪律,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实验区建设。
中山市沙溪镇党委书记徐成彬。
8月26日,沙溪镇党委书记徐成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实验区与沙溪镇“中山西城市新中心”和“深圳西产业首选地”的“两个定位”一脉相承,全镇上下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争做“东承”主要节点和“西接”桥头堡,凝聚全镇奋发图强新合力,对标深圳,坚守目标,全力攻坚,在推动中山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贡献沙溪力量。
谋划产业新定位
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
全会提出,要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等六个方面,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
徐成彬表示,沙溪作为大湾区的“立交桥”,拥有105国道、南北外环路、中开高速、广珠西线高速和中山西站等交通枢纽,1小时内即可达大湾区各核心城市,是中山“东承西接”的战略节点,也是中山向西发展的“桥头堡”。作为传统服装产业大镇,沙溪未来将通过两个阶段的工作来进行布局。
第一个阶段是知与学。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形态、营商环境经验等,沙溪镇通过党委会专题学、扩大会互分享、村干部大讨论等形式,引导干部队伍、企业家群体“向东岸、齐头看”,吸收深圳等城市在平台打造、园区建设、产业选择和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而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沙溪提出了“四个重构”,谋划“1+4+N”的产业平台以及“高端电子城”“时尚服装城”作为产业新定位,着力招引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外溢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高端服装等产业,实现产业重构,实现与深圳产业链、供应链的无缝衔接。“近期我们已安排了三批次人员前往深圳,与部门对接,虚心求教经验;与商协会座谈,寻求产业链对接;与优质企业洽商,力促项目落地,在互动中开展现场学。”徐成彬说。
第二阶段是行和用。徐成彬表示,在考察了深圳等发达城市的产业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后,更加坚定了沙溪打造中央活力区的信心、决心和底气。眼下,沙溪镇中心区域正谋划打造高端服装展示、交易、研发综合体,并配套商业、住宅、学校和金融服务等,形成城市核心区,为中山西部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高端资源服务平台。同时也为深圳等地的高端产业、高端人才提供高品位、高水平的生活和就业载体,让高端产业和人才能够扎根下来、共同发展。
解决“路和桥”的关系
打造与深圳深度融合的精品城市
为了激励全镇干部焕发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激情和干劲,沙溪提出了思路、能力、产业、城市“四个重构”的发展方略,解决了“路和桥”的关系,让沙溪能够在思维方式、干事创业能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与深圳深度融合。
在营商环境方面,主动虚心向深圳学习,把高效惠企便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健全完善“马上办”“行走办”,高效、贴心做好企业服务。在产业方面,加快推进“1+4+N”产业平台建设,聚焦“双城”定位,着力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和招引一批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实现东西岸产业优势互补、深度一体。
在交通方面,充分利用好广珠西线、深中通道(横四线)和深江铁路等沙溪未来发展的大动脉,加快打通隆兴北路延伸线、隆盛路两端断头路,推进宝珠路、兴工路、工业大道和康乐路的改造升级,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资源实现无缝衔接。在创新方面,主动对接深圳、广州等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打造中央活力区创新平台,吸引海外隆都青年回乡创新创业,加快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主动学习深圳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共监督的城市治理格局;打造龙瑞、圣狮和秀山等一批具有岭南特色、隆都风情和沙溪风味的古村落。
在规划方面,充分借鉴和参考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的都市圈规划编制,辩证学习其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在实现有序衔接的同时,强化与大涌、横栏、板芙等周边兄弟镇街的交流与联系,打造出一个具有隆都韵味的特色城镇、与深圳深度融合的精品城镇。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记者 文波
◆见习编辑:赖彤瑶
◆二审:陈彦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