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军:中山应紧抓与周边城市“组团联深”先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01 来源:中山+

中山市立足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于今年1月印发实施《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提出用2—3年时间,打造与深圳无差别的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根据市委部署,深入实施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六项行动计划,举办“向深圳学习”系列培训班,通过邀请深圳师资线上授课、选派市管干部到深圳学习培训等方式,让中山干部学习借鉴深圳先进经验,为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提供坚强的能力支撑。

自9月至今,“向深圳学习”专题线上培训班分别以《做好交通运输的接驳和管理,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从营商环境看深圳制度创新》《看政府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实践——以深圳为例》等为题,系统梳理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余年来核心动能的培育和形成路径,并聚焦深圳未来核心动能再造的发展探索,深入剖析其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辐射与带动。

10月28日晚,中山市委组织部举办第四期“向深圳学习”专题线上培训班,邀请深圳招商蛇口(产园集团)产业促进中心前首席策略师陈学军老师担任主讲嘉宾。陈学军以《深圳的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为题,深入分析深圳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未来产业格局发展趋势。课后,陈学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深刻剖析了当前深中融合发展的形势,并对中山保持何种“心态”和“姿态”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深圳招商蛇口(产园集团)产业促进中心前首席策略师陈学军。受访者 供图

记者深中通道开通在即,这对中山是重大历史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隐忧。您认为中山应以怎样的方式来承接深圳外溢的高端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两地融合发展,而避免出现“走廊经济”?

陈学军产业外溢,也就是中心城市出现的产业转移现象,实际上是“腾笼换鸟”的一种逻辑推论。在过去数年的发展中,珠三角地区其实并未出现人们预测中的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这当然是一个重大机遇。与其说中山要以怎样的方式承接深圳外溢产业,不如先理清楚要谨防哪些不利于发展的现象发生

首先,站在深圳的角度看,深中通道另一头的价值不仅是中山市,而是整个珠江西岸。也就是说,深中通道这项世纪工程不仅连接了深圳和中山,同时也打通了广佛莞深中环路,特别是对加强佛山、中山、深圳之间互联互通意义重大。中山要谨防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走廊现象”,就要深刻认识到深中通道不仅是深中两市的通道,更是珠江两岸的捷途,要主动放大格局,抓住中山与珠海、佛山“组团联深”的先机,避免陷入被动。

其次,与外溢相对的,是虹吸现象。我们不要忘记,中心城市并非凭空而生,它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吸附性。当小体量或者未成熟产业面对它时,一定要谨防虹吸现象的出现。这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两面,必须统筹在一起考虑。

记者:中山作为传统工业强市,若能借力深圳科创资源,进而推动整个传统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有事半功倍之效。您觉得中山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来促成这一重大变革的发生?

陈学军与现代科技、信息智能相嫁接,是过去十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路径。在此,我就不展开讲了。我想从两个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维度给出建议

一是要重视工业设计与营销这条路。工业设计与营销并非独立产业,也很难清晰地出现在官方数据表中,基本属于不易计量的隐形信息。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它的服务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产业,在产业布局中属于高端服务业,它不靠规模,重视轻资本软实力,发展潜力大。对于中山传统制造产业来说,如果在通道建成后快速接触这一领域,将是在短期内看见实效的一条路子。

二是借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中长期规划。中山传统产业链齐全,基础扎实,特别在第二部类的“微笑曲线”相对完整,这是非常大的优势。不妨结合国内北方地区产业布局的需求,将自身以生产消费资料为主的产业模式逐渐转变为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也就是由第二部类转向第一部类,在这方面可参考日本经济发展模式。

记者从政府角度出发,您建议如何增强市场主体对中山发展、对深中融合的信心?

陈学军:心态决定姿态。近年来,浙江、深圳等地的政府部门在对待民营企业的态度、政策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探索。据我的调研和观察,他们对市场主体普遍抱持一份敬畏之心。这份敬畏之心不是强迫自己具有的,更不是假装的,而是发自内心。它的来源是各部门对产业深入、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过去,我们很多部门对产业的印象就是一个个黑匣子,外面贴着各种标签:电子、制药、高端装备……但匣子里具体装着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认为这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没必要了解得太深入。这种想法的底层逻辑其实还是傲慢,各部门真想要下好产业这盘棋,就一定要把自己从管理者身份转变为参与者身份,把自身知识体系与具体工作相匹配,把对产业的了解和对自己的期待相匹配,这样才能真正和企业同心协力,双方的信心和干劲自然都会上来。

记者:国内有不少区域协同发展的案例,对深中来说,有没有哪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陈学军:国内像沪苏模式、广佛模式等,他们都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在空间上“生长在一起”,而深圳和中山之间相隔珠江口,两地的产业之间肯定存在一些自然联系,但要一下子抽丝剥茧让它们产生更多深层次、战略性对接,很难。所以其他地区的经验我们可以参照,却不能照搬。而且,从出发点到目标点之间的路径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要一步步去走、去实践。

其实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想告诉大家凡事“慢慢来,比较快”。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上疫情的长期影响,深圳的产业发展也正在经历震动。未来几年,这个“靶子”可能还会持续晃动。在这种不稳定状态下,我们更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步子的稳健。要深刻明白,长期事业不可能在短期实现,走捷径和投机取巧两种心态都要不得。唯有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具体工作,下定决心解决好那些事关发展根本的“重要的事”,才不会每天都面临令人焦头烂额的“紧急的事”,也不会发生“每天都在冲刺,却没有发生位移”的尴尬。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