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归家!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落地乘坐的“护航椅”来自中山
发布时间:2022-12-04 来源:中山+

“返回舱着陆。”如雷般的掌声瞬间响起,经新闻直播传遍华夏大地。12月4日晚,“出差”近半年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安全返家。三名航天员一出舱就被送往特制座椅上休息,他们还将乘坐特制座椅返回北京。记者了解到,这把特制座椅是在航天专家指导下,由坐落于中山市南头镇的坐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坐感科技”)参与设计、研发和制作,凝聚了该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陈敏及其研发团队半年多的心血。

乘坐“护航椅”可帮助航天员适应地球重力

为什么航天员着陆后要乘坐椅子,是每一次载人飞船返回时都要被提及的问题。

坐感科技技术总监赵玉亚介绍,航天员长时间处于无重力环境中,他们的身体会发生巨大变化,如肌肉萎缩、骨骼衰弱、体液重置、心率减慢等。所以,返回地球后的航天员并不能立刻站立、行走,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地球重力,“这时候给他们一张在休憩、交流、移动等状态下,提供全身承托、帮助他们适应重力的‘护航椅’尤为重要。”


坐感科技展示的“护航椅”。记者 易承乐 摄

“有效的减重力全身承托,协助航天员重力再适应,是研发的第一重点。”陈敏表示,在研发过程中,该公司从航天员的细节感受和安全保障着手,从移动式的安全绑护,到航天员穿着不同航天服时的头部支撑状态,以及坐躺卧时从头到脚的各种有效支撑方式,都要一一设计验证。“本次的护航椅,不仅以人体生物力学为基础结构设计,其状态设定及切换过程也取得了医护团队对此产品在安全性及舒适性方面的认可。在样品试用的过程中,其舒适度也同样得到了产品验收团队体验者的肯定。”陈敏说。

时间紧、任务重也要全力确保如期交付

今年5月底,坐感科技再次承接“护航椅”设计、生产、制造任务,有关部门要求他们在航天专家的指导下,继续研发适用于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乘坐的“护航椅”。

“与上次不同,这一次返回时间是严寒的暗夜,也是东风着陆场首次迎来夜间低温返回,极端温度能达到零下20几度,整体环境状况复杂,适应性要求再提升,也意味着对我们的设计、用材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陈敏说,接到任务后,他迅速抽调了公司的技术骨干组成了研发团队,并在航天专家的指导下,形成了以坐感科技为中心的行业产业链联动研发、生产。

时间紧、任务重成为本次“护航椅”诞生的难题。坐感科技做了很多改进方案交由专家评审,直到9月底才确定最终方案,留给他们生产的时间仅有不到2个月。“最难的点,就在于材料的处理。材料做到精细化需要长周期的投入,再加上不少材料供应地区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供应。经过多方协调,研发人员日夜奋战才实现在11月11日如期交付演练版‘护航椅’。”赵玉亚说,本次“护航椅”正式版已在11月19日就送往交付地点了。

安全性、舒适性、人性化
是“护航椅”的亮点

“我们在神舟十三号‘护航椅’的基础框架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升级,为航天员提供更好的全身承托以及满足一定的空间需求。”陈敏说,安全性、舒适性、人性化是他们主要考虑的几大部分,也是本次“护航椅”的突出特点。

陈敏介绍,回到重力环境后的航天员,他们的身体需要得到全方位、有效保护。本次“护航椅”的设计,是围绕人体生物力学中的其中一个特性“减重力”展开的,其结构与人体背部贴合舒适度高,能有效给予航天员全身承托,减少他们器脏损伤。“我们还依据不同航天员的体型需求,对‘护航椅’的部分大小、材质都进行了改进,有效为航天员的头部、颈部、背部、脚部提供更稳的支撑力。”陈敏说。


坐感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陈敏现场展示护航椅的使用场景。记者 易承乐 摄

为了让着陆场的工作人员更为便利、快捷地使用“护航椅”,本次“护航椅”的脚架采用一体化设计,并且加大脚踏面积,为航天员提供更好的承托力。同时,“护航椅”的扶手和椅背都进行了可折叠设计,其中椅背可躺角度可达到165度,便于航天员调节到最舒适的状态。除此之外,航天专家还考虑到托载航天员的工作人员辛苦,特意建议研发团队把抬杆加长加宽,为他们省力的同时,也与安全肩带更好连接,一道护航航天员顺利返回北京。值得一提的是,该“护航椅”的脚踏还镌刻有祥云图案、印有“欢迎回家”字样,“希望航天员能从小小的细节中,感受到祖国人民对他们安全回家的欢喜。”陈敏说。

陈敏说:“‘护航椅’再次得到认可,更加激励我们的创新热情,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坐感科技将不断推动中山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山智造’,走出中山,迈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视频拍摄】记者 易承乐
【视频制作】陈思理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