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需要流动,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总会如河流般不断向前,历尽千帆,更新自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手艺将如何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延续其千年传奇?
在中山,年轻一代的澎湃创意给出了答案。他们没有在手艺的传统中固步自封,而是大胆地结合现代设计、国际思维与时代命题,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中,开辟出别具一格的小天地。
罗杏玲:飞针走线绣“春色”
“要表现出桂花的颗粒感,可以用这种打籽的针法。”坐在绣布前飞针走线的罗杏玲手持绣针,用线在针上轻轻绕上三圈,用针穿过线圈,轻轻一拉,一粒桂花便跃然于织布上。就在这轻捻慢绣间,粒粒橙黄的桂花绽放在细枝绿叶间,栩栩如生,仿若轻嗅一下鼻间还能生出似有若无的桂花香气。
1993年出生的罗杏玲,曾就读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在刺绣课上对这项传统技法“一见钟情”,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绣(雪花仿真绣)传承人周雪清老师的弟子,开始了对这一非遗项目的潜心研习,一学便是7年。
“绣好一枝花,大约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常常一低头一抬头,就是一两个小时过去了。时间走得特别快。”罗杏玲说话轻声细语,“一开始是一种喜欢,现在有一种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刺绣需要耐心,要能沉得住气。”学了基本的针法后,还需要有大量的时间用心研习,才能出一幅好绣品。罗杏玲说,就如她自己,也是在学习了一年多后,才绣出一幅花卉植物的小品。而目前被认定的绣法大约有60余种,要掌握好、用好、绣好,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与打磨。
目前,罗杏玲与两位师妹在周雪清老师成立的工作坊中一边学艺,一边工作,一边做着非遗技艺的推广。“我们将刺绣与服装结合在一起,根据客人的喜好与要求做高级定制。”这对于原本就从事服装设计的罗杏玲来说如鱼得水。粤绣浓墨重彩,苏绣典雅清丽。“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进技法,绣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罗杏玲与师妹们各有所长,也各司其职,她们有的擅长设计服装,有的擅长设计花样,有的擅长服装版型。在周雪清老师的带领下,她们不仅通过不断地参展来扩大影响力,还通过与故宫、省博物馆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来扩大市场,也开发出刺绣的口罩、绣嚢、屏风、手袋、首饰盒、摆设小件等产品,多方面地展现刺绣。
罗杏玲说,做艺术要沉得下心去实践,也讲悟性,但无论如何她都会尽可能地为守护这份传统而不断努力,“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将这项传统手工艺传承好,继续发扬光大。”
罗柳絮:抛开传统创新植物染
5月2日,在广东中山市的甜桃美术馆内,十多个亲子家庭成员在艺术家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了中国传统染织法——植物染。“我特别喜欢植物染的不确定性,它不会有真正的坏结果,如果你感觉这次效果不理想,可以复染。每一次创作,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呈现。”年轻的中山非遗传承者罗柳絮,通过温和的可持续性设计,让古老的植物染焕发新的生机。
一身“森系”打扮的罗柳絮,硕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其植物染织作品曾参展于美国的曼哈顿、布鲁克林以及意大利、法国等地。“自然是我一生的创作母体,我尤其喜欢用纺织品来模拟自然景观。但因为是纺织品,它与自然的花草又有所不同。”小时候在老家益阳大山里撒野的无忧无虑仍给柳絮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被植物环绕的治愈感。正如其名,罗柳絮似乎命中注定会与植物、纺织结缘。
事实上,柳絮是在美国求学后,才真正开始涉足植物染。她发现植物染竟是当地的新兴艺术,且人人皆可操作。“国外的染坊也是主要采取煮染,但个体风格差异很大,很多技法是艺术家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抛开传统的束缚,柳絮也开始放胆尝试。但或许是骨子里藏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她染出来的色彩在洋导师眼中,仍具有中国气质,“虽然没有刻意追求中国传统技法,我还是更倾向于纯净均匀的染色效果,暗合着中国古人所追求的植物染之美。”
柳絮希望,借“零基础植物染工作坊”的活动推广,让更多非专业人士感受到植物染过程的愉悦,让古老的工艺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非遗并非高深莫测,人人都可以玩, 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创造美和体验美,有了群众基础,非遗才能实现传承。”
卢雪丹:给时间打个“结”
这些天,另一位年轻的手工艺人卢雪丹特别开心。她丢失已久的毕业设计作品,终于失而复得从英国远渡重洋回来了。这是一组融合式结艺作品,包括形态多样的装饰性结艺,以及功能性较强的帽子、云肩结艺等,既有浓郁生动的东方神韵,又有异域风格的兼容并蓄,细赏起来饶有趣味。
传统中国结艺是呈现汉族古老文明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礼仪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可谓历久弥新。在学习结艺的道路上,卢雪丹像一支容量巨大的滴管,吸取东方的、吸取西方的,吸取传统的、吸取新式的,甚至吸取音乐的、吸取不同材料的……所有东西集合到一起经过充分融合,这支快乐的滴管开始慢慢输出。她把结艺和钩针放在了一起,又加入了绒花;她把传统纹样吃透了,发展出了新的纹样;她在传统棉线、蚕丝线的基础上,掺用了韧性更强的日本水引线、铜丝等材料,从而让作品更富张力之美。
卢雪丹认为,中国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在传承过程中是存在融合创新空间的,这种空间正是不少非遗艺术新的生命载体。“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广泛应用场景的,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承载功能,与穿戴结合、与家居结合、与建筑结合,都能用它独有的结构和纹理,来表达人的智慧与情致。”卢雪丹说。从这个角度看,多变的恰好是富于生命力的,不被定义的恰好是更容易进入人们生活图景的。
卢雪丹说,自己可以忘记时光流逝,删减社交冗繁,是个幸福的手工艺创作者。其实,时间并没有在她这里停滞,她那些大胆的、跨越的融合设计思想,始终都与时光飞驰保持着高度同步。只不过作为回馈,时间给她留了一段白,她可以不慌不忙地在这里给时间打个“结”,作为新时代手工艺人对日月更迭的艺术注解。
当然,作为手工艺新人,雪丹仍然觉得自己尚需潜心磨炼技艺、开阔眼界,将更多元素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我正在学习珠宝建模,每天晚上上课赶作业,又做回了学生。”雪丹表示,她希望在金属和纺织品的融合领域做一些新探索、新尝试,为个人品牌的创设和落地打好基础,“非遗是发展的、流动的,我愿意做其中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