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有关产业空间的一次腾挪,更是关乎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建设乃至城市能级提升的改革。7月7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耀杰,市城管和执法局科长、市工改办综合执法组日常工作负责人彭进,小榄镇绿金湾高端环保产业园董事总经理廖瑞斌博士,做客由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介绍了中山以“工改”为突破口推动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中山低效工业园内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企业工业废水直排河涌等问题,是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为切实解决水污染问题,中山在“工改”中采取三个“齐步走”方式,带动黑臭水体治理,推动绿美中山建设。
首先,坚持一盘棋谋划,推进“工改”与治水齐步走。“工改”之初,中山建立了市工改办与市治水办、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工改”项目计划和实施台账、工业集聚区工业用水及排水调查成果的数据共享;同时,举各方之力核算“工改+治水”源头减排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指标,算好“工改”和水污染治理的“环保账”,为推进“工改”工作、促进水污染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坚决淘汰“散乱污”企业,推动服务和执法齐步走。例如,“工改”工作重点区域的设立,中山参考了治水办确定的全市重点治理河涌范围,同时在企业腾挪搬迁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制定重点污染河涌、污水治理“一河一策、一企一策”,全力服务相关企业做好搬迁腾挪。
此外,中山严格落实企业准入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环保发展齐步走,通过科学制定厂房建筑指标、严格拆除整理和招商引资标准、更加突出新招引企业科技和环保因素等方式,力推动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的“龙头”。
截至目前,中山对全市5037家涉水排污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完成整治任务2075个,依法查处落后产能企业122家、违反环境法律法规企业11家。中山通过“工改”已拆除整理黑臭水体重点整治河涌区域内项目共306个,面积达7333.3亩。
下一步,中山将继续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加强对落地企业污水处理、排放等指标刚性要求,全力推动园区产业低效变高效、污染变环保,通过“工改”重塑中山产业格局,助力江河安澜、秀水长清。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