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水!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大溪河涌旧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中山+

夏日炎炎,家住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大溪河涌附近的居民杨女士沿着河边散步,看着波光粼粼的清澈水面,悠闲惬意。“经过治理,我们住在河涌边的居民再也不用闻臭味了。不仅水质变好,两岸的绿化环境也大大提升。”居民切身感受水环境的好转,正是翠亨新区(南朗街道)重拳治水,全力推进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的一个生动缩影。

大溪岸线提升工程整治成效初显,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记者 缪晓剑 摄

7月24日,记者走访了正处于验收交接阶段的大溪岸线提升工程。经过对河坝、河堤、步道进行整治与改造,修复河涌水岸生态,打造生态廊道,目前工程整治成效初显,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据悉,今年以来,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在未达标水体的末端整治基础上,全面开展“六污同治”,推动水污染治理“治一片成一片”,努力实现河涌水质“长治久清”。

“六污同治”
今年实现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上午10时,烈日当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大溪河涌沿岸的步道绿树成荫,散步的居民走累了,聚集在凉亭里乘凉避暑。“我家就住在附近,这里治理好后,白天和晚上我都会过来散步、遛狗。”居民杨女士表示,大溪河涌整治前,水质发臭,岸边杂草丛生,如今水面开阔、水质改善,岸边绿化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经过整治,大溪河涌水质改善,岸边绿化环境也大大提升。  记者  缪晓剑 摄

“炎热的夏天,居民愿意到河边活动,说明水质真的有明显好转了。”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华煜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各项河涌水质监测数据,“今天早上8点监测到的数据,PH6.77、溶解氧4.19、氨氮0.39、总磷0.169……其中总磷指标达到三类,除溶解氧外,其他指标达到二类,大溪的总体水质达到四类。”

大溪位于南朗街道中部地区,起于合水坑和泮沙排洪渠交会处,下游与中心一河连接,全长2.2公里。大溪河涌流经南朗街道中心区域,周边小区密布,居民聚集。根据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大溪水质整体呈劣五类。到今年第一季度,大溪水质已实现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水质达到五类及以上。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溪的水质是如何实现大幅度提升的?

“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控源截污,先把污染物的源头截住,然后进行内源治理,紧接着实施底泥清淤。”王华煜表示,治水“三步走”让大溪的水质实现好转,消除了黑臭水体。其中,针对控源截污实施“六污同治”,即对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厂企业排水管网改造、农业面源治理、城市面源治理六大领域的工程统筹推进,实现各工程的系统衔接、查漏补缺,最终实现河涌水质“长治久清”。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所有排污源头同步治理,才能看到流域治理的真正成效。”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治水专班干部林威表示,南朗流域的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针对南朗街道14条主要河涌进行综合整治,截至目前新建截污管网已达69.4公里,累计已完成94%,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治水+文旅”
写好“水经济”文章

记者在大溪河涌两岸看到,新建的鲜红色步道环绕,茂密绿化树木掩映着林荫小径,鹅卵石铺设的水景观暂时还没有通水,放眼望去是一片葱郁的大草坪。“绕河岸两侧的步道环绕约1公里,景观绿化内侧的步道也有1公里,附近居民已形成到这里慢跑的习惯。”林威指着大溪岸边近20亩的草地告诉记者,未来这里将引入公园化管理,设立居民自助露营区。经过岸线提升工程改造的大溪,有望成为位于南朗街道中心的文旅新景点。

大溪河涌两岸,新建的鲜红色步道环绕,茂密绿化树木掩映着林荫小径。 记者 缪晓剑  摄

据介绍,大溪岸线提升工程围绕大溪河涌两岸,主要对河坝、河堤、步道进行整治与改造,修复河涌水岸生态,建设河道堤防护岸、亲水生态堤防,提升场地景观,打造生态廊道。该工程于2022年11月25日开始施工,今年5月20日完工,目前正处于验收交接阶段。

“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推进中心一河岸线整治示范段景观升级改造,实现大溪与中心一河两岸步道连通,让景观空间更开阔,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滨水景观空间,共享治水的成果。”王华煜透露,这项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

经过岸线提升工程改造的大溪,有望成为位于南朗街道中心的文旅新景点。  记者 缪晓剑 摄

据介绍,中心一河岸线整治示范段景观升级改造完成后,南朗街道将启动文旅运营,如将南朗儿童公园及大溪河、中心一河两岸的“口袋公园”联合开发,打造“集装箱”露营、亲水乐园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旅项目,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