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山火炬职院”)坚持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通过党建引领,聚合课程教学“主力军”,聚焦课程建设“主载体”,聚守思政课堂“主阵地”,积极探索党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路径,把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
成立“6789”教师工作室
中山火炬职院以“60后”“70后”“80后”“90后”思政课教师为骨干,组建“6789”教师工作室,全面落实“互助互学、共同提升”的思政课教师成长计划。仅仅半年,工作室开展教学方法专题研讨15场次、专题培训10场次、教学示范12场次,提供线上教学培训14次。
同时,组建由12名思政教师和25名学生组成的讲师团。至今,思政教师宣讲团在校内开展党史专题宣讲42场次,受众达2733人次;学生讲师团深入50多个学生社团,宣讲36场次,受众达1861人次。
中山火炬职院还聘请校内专家教授担任教师工作室顾问,为党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把脉问诊,指导工作室教师选择和运用百年党史中鲜活有力的思政素材。
构建“火炬”育人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相对薄弱,缺乏政治学科系统学习,学习党史的动力相对不足、兴趣不够浓厚。
结合高职学生这一特点,中山火炬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党史课程开设、内容设置与选择,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构建了具有“火炬”特色的红色育人课程体系:一是将百年党史融入到思政课课程建设“主载体”,面向大一学生专门开设《党史教育》课程;二是打造由“‘四史’分论课程”“‘四史’专题讲座”构建的四史系列课程;三是深入挖掘中山本土红色资源,开发10门党史主题思政类通识课程。四是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日常学习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
打造入脑更入心“金课堂”
立足实体课堂,中山火炬职院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打造可听、可感、可学、可做的思政“金课堂”。
注重文本解析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推行“系统学”。在党史课程教学中嵌入案例,用故事阐释道理、用细节打动人心,用有思想、有意义的历史素材集聚正能量,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学习。
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行“同伴学”。利用青年学生趋众倾向,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知识强的学生,组建学生讲师团,开展“学生朋辈讲党史”,让青年引领青年。
注重利用区域红色资源,推行“活动学”。通过“寻找身边红色文化”,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场馆,走访红色亲历者,打造“行走的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联系,用所学服务人民,用服务提升品格。
注重创作红色文艺作品,推行“文艺学”。开展绘画中山红色村落、校园原创心理剧和“读懂中国”短视频大赛等文艺活动,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注重设立百姓大讲堂,推行“对标学”。通过“身边的榜样”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和中山红色故事,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
注重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行“平台学”。依托超星网络平台、打卡广东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史微课”等教学资源,设计“浸润式”党史教学现场,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脉络。
2021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成功申请广东省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作品4篇。2022年以来,中山火炬职院获省教育厅举办的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优质课例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门课程成功入选省高校精品党课,1人获评为省高校优秀党史宣讲员;获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党史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