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吹响攻坚铁军再出发的号角
发布时间:2023-08-29 来源:中山+

“工改”和治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8月28到29日,由中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机关到镇街培养锻炼干部经验交流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89名到基层培养锻炼的干部(以下简称“下派干部”)开展了为期2天的培训。培训班上,围绕“工改”、治水两大主题,通过经验分享、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帮助新一批下派干部拓宽视野,激活思路。

8月28日至29日,“机关到镇街培养锻炼干部经验交流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记者 冯明旻 摄

发挥专业特长,“一户一策”解民忧

“过去500多天的工作经历,就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在眼前回放。”曾在横栏镇污水治理一线的邓文杰表示,水污染治理工作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大家去到镇街,要迅速转换身份角色,主动担当接受各项工作。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加强市镇之间的沟通联系,将市级层面的政策解读等都融入基层工作中。他说,水污染治理工作与老百姓密切相关,涉及利益主体多,沟通协调难度大,需要大家深入每条村居,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性,做到“一村一策”。

对于如何把“工改”和招商有机结合起来,协助社区做好企业搬迁腾挪和自改招商,曾身为小榄“工改铁军”一员的侯志鹏有着独特的思考。他说,“工改”表面上改的是锌铁棚厂房,实质上动的是社区村民的固有观念、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和欲舍难离的传统产业体系。面对困难,大家要走村串户,“点对点”解难题,用“一户一策”的思路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每日线上线下与群众做好沟通,尽力完善改造方案,保障群众利益,才能让“工改”这艘巨船破浪前行。

培训班上认真听讲的下派干部。记者 冯明旻 摄

下派阜沙镇参与“工改”的干部梁德全表示,吃透政策是“工改”打开工作的首要前提,只有掌握了政策法规,才能确保工作“不糊涂,不迷路”;走好群众路线是“工改”的制胜法宝,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多跟村民“说一说”,多为企业“跑一跑”;博采众长是“工改”创新突破的有效途径,主动到先进地区取经学习,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全力以赴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

曾在黄圃镇“工改”奋战过的林咏华表示,下派干部要加强与市属部门沟通,协助镇街解决“工改”难题,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村(社区)解决疑难杂症。例如,针对“表决难”问题,可采取分组包干的形式,利用好饭点或周末入户宣传,最大限度争取村民对“工改”的支持;针对“搬迁难”的问题,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设身处地为搬迁企业谋福利,协助企业申请相关补贴等,让“工改”得到企业的信任与支持等。

“国企实施、物业换土地”
特色模式破解“工改”难题

“通过‘工改’盘活土地资源,从存量土地要增量和空间,是翠亨新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曾在翠亨新区参与“工改”的李锋表示,“工改”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任务,在实践工作中会遇到沟通、土地权属、资金筹措等各种问题,但经过一年多的基层实践,他们也找到了许多方法,切实解决“工改”过程中关键问题。

在翠亨新区的“工改”工作中,除了“用心、用勤、用智、用情”的工作方法外,以李锋为代表的工作组,还创新提出了“国企实施、物业换土地”的新区特色“工改”模式。即国企作为土地整备的前期主体,以物业还迁形式安置土地权利人,政府实现国有土地收回。同时,政府出让部分收回土地建设安置厂房,其余土地用于产业招商、增资扩产等用途,当国企竞得土地后开展项目融资、厂房建设、物业运营。

“该模式充分保障了权利人利益,用物业未来的增值,满足了权利人的土地预期。”李锋说,国企通过“项目贷”解决“工改”融资,也通过“工改”壮大了国企,政府在获得产业发展用地后,也能招大商、大招商,两者实现双赢。

持续选派机关干部支援镇街
接力打赢打好“两大攻坚战”

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以来,全市共选派390名市直机关干部投入“工改”、治水一线。今年,结合各镇街任务情况,继续选派近200名干部投身“工改”、治水攻坚战,对任务重的镇街给予重点支持。在今年8月份轮换到位的89名干部中,处级以上干部占12.4%,45岁以下干部占68.5%,最年轻的23岁。

“经过几个星期的镇街工作,我深刻意识到‘工改’给镇街带来巨大变化,也深刻地感受到‘工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作为第三批的下派干部,神湾镇工作组副组长郑毅敏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学到了许多“工改”和治水的经验,让他们更有信心打赢“工改”、治水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挂任翠亨新区党工委委员陈志明表示,能选派到镇街参与“工改”和治水工作是组织的信任,作为选派干部,他非常珍惜此次挂职学习的机会,将不畏艰苦,积极投身到“工改”和治水工作中,一心一意当好企业“服务员”。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