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 | 共赴一场盛会 同圆一个梦想
发布时间:2023-09-07 来源:中山+

“两岸同胞 血浓于水”“深化两岸经贸合作 共谋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几天,在中山城市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城市地标等,一道道振奋人心的标语,出现在显眼位置,宣告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如约而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气息在这里升腾,思想、共识、智慧、力量在这里交汇凝聚。伶仃洋的烟波浩渺,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共同描摹出寓意美好未来的画卷。

孙文纪念公园。记者 夏升权 摄

(一)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2010年,第一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于广州发端。此后的2013、2016、2020年,中山连续举办第二、第三、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得到了两岸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反响,实现了把论坛打造成为“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促进对话深化互信的重要平台”的目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已成为广东省对台交流的核心品牌、全国重点对台交流项目。

2014年,中山被确定为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永久举办城市。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以“中山”命名的论坛,在中山永久落户,既是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也是对后人铭记先生遗志的警醒。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以“弘扬中山先生奋斗精神 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议题包括“孙中山的发展观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弘扬中山先生爱国思想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论坛期间将举办台资高质量发展——中山行、“大湾区(中山)台湾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启动仪式暨百名台湾博士进院企活动、“走进中山一一探访伟人故里”两岸媒体采风活动、第十届台湾青年岭南行之孙中山历史文化探寻营及“中山杯”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等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为“车之双轮”,将进一步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增进同胞亲情福祉。

(二)

一道海峡连两岸,世世代代一条根。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工程,这方面,中山不断作出探索、迈出步伐。其中,海峡两岸中山论坛通过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思想和奋斗精神,强化了孙中山文化资源联系两岸同胞的纽带作用,推进了各领域交流合作,增强了“两岸一家亲”的感情和认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有效提升了中山城市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与此同时,中山以孙中山爱国思想和奋斗精神为主旨,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重点面向台湾青少年和基层民众等广大台湾同胞,打造了一批富有中山特色的两岸精品交流活动,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交友交心,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从中山台商子弟夏令营,到“中山杯”台湾青少年棒球邀请赛,再到台湾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融合发展……青春蓬勃的年轻力量,一直是中山台湾两地交流的一抹亮色。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热土上,两岸青少年同胞沟通联系、互促学习、互结友谊、共同发展;他们追梦、筑梦、圆梦,用实践经历坚定了同心同行、携手打拼的决心和信心。

实践证明,无论此岸,还是彼岸,两岸同胞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两岸关系走近走好的一致向往,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隔不了的。

台胞台属家庭参观中山纪念中学。记者 文波 摄

(三)

与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同期启动的,还有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交通区位条件好、国际化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要素集聚,成为两岸及海外瞩目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中山也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988年,中山首家台资企业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落户。35年风云际会,中山台资企业日益蓬勃发展。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420家,投资规模超1000万美元的有103家,其中超亿美元的有8家。中山已成为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有凤来仪,非梧不栖。为切实提升服务台商台企的水平和成效,中山着力营造让台商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开心生活的综合环境,不断拓展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从2014年开始,中山市科技局、中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就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工业研究院等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借脑”的方式,帮助中山台商台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8年以来,中山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山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惠台71条),推动台商台企创新发展、加快发展。

成立于2004年的中山华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运动鞋履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全球第二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年产鞋履超2亿双。2021年4月,华利集团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家台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山首家市值超千亿元的企业。

另一知名台企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是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家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纬创中山厂逐步做大做强,工业产值连续多年排名全市第一,今年1月成为中山首家全球“灯塔工厂”。

8月4日,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举行增资扩产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聚焦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研发制造,总投资超3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大湾区最关键的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台光电子车间内工人正在制作材料。记者 夏升权 摄

在一个个“以台引台”“以商引商”的生动故事中,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走进大陆、融入大陆、扎根大陆。伴随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号角的吹响,中山台资台企捷报频传,既参与祖国建设发展进程,又为自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机遇。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充分证明,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具有广阔空间和光明前景。无论“中华儿女情”或是“爱拼才会赢”,只要两岸同胞坚定唱响“同一首歌”,一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四)

湾区时代,风起云涌;其风可借,其势可依。

2022年6月,广东省委批复同意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山充分发挥地处深港、广佛、珠澳三大极点中心的区位优势,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等“六个一体化”,率先探索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融合发展,加强与香港、澳门、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大湾区城市的对接合作、深度融合。今年6月28日,深圳、中山两市首次携手面向全球联合招商,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正式亮相,标志着深中产业协同、一体化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7月19日,中山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深化与港澳深度合作,探索“港澳科创+中山制造”“港澳青年+中山创业”“港澳人才+中山生活”,在服务港澳中借势借力发展。

8月8日至9日,市委书记郭文海率中山代表团访问香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充分肯定中山提出的合作方案,明确将建立沟通协作机制,推动各领域深度合作,促进两地融合发展。包括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等一批项目达成共识、提上日程。

一系列的行动表明,今日中山,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勇气与智慧,投身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春天。所谓“大开放”,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既要全面拥抱广深港澳等大湾区城市,也要更进一步打开眼界,与世界接轨,向全球出发。而对台合作,必然是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在拉紧两岸同胞利益联结和情感纽带,铸牢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主动发挥优势,积极先行先试,立足大湾区资源禀赋和对台开放合作基础,围绕文化、产业、营商环境、青年人才等方面,在更高层面做好做实两岸合作,努力为推进新时代祖国统一事业扛起中山使命、作出中山贡献。

中山正与世界接轨,向全球出发。记者 夏升权 摄

(五)

亲望亲好,“湾”与“湾”连。

新机遇昭示着新使命。如何建设海峡两岸共同精神家园,让经济合作之桥、文化交流之桥、青年交往之桥越走越宽?中山思考不止、步履不停。

从翠亨新区马鞍岛东望,伶仃洋大桥270米高的双主塔巍然耸立,深中通道宛如长虹卧波,向着未来延伸拓展,把桥另一头的世界悄然拉近。

深中通道。记者 缪晓剑 摄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从这里出发,远渡重洋,踏上了波澜壮阔的救国图强、振兴中华的革命道路。今天,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目力所及,早已逾越“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而关于中华复兴、世界大同的梦想,始终承载着最美好的夙愿、最热切的期盼,激励着两岸同胞为之矢志奋斗。

历史无言,但身上流淌的血液从未停止沸腾;时空有界,但梦想总能跨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在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开幕之际,让我们接续弘扬孙中山先生的奋斗精神,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为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出品】中山日报政前方工作室

【主笔】郭锦润 谭桂华


编辑 汪佳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徐小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