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有约70万人自杀身亡,而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许多倍。自杀是影响家人、社区和整个国家的悲剧,对死者亲友造成持久的影响。2019年,自杀是全球15-29岁年龄组中第四大死亡原因。毫无疑问,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不少人听到自杀或死亡会容易感到不安或沉重,也容易对有自杀及当事人产生一些偏见,对于自杀问题闭口不谈甚至是有意疏远。而这类想法和做法可能使得有自杀风险的人们处于更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自杀风险。
如何理解和帮助
被自杀意念缠上的人?
在心理门诊以及心理援助热线的工作中,存在自杀意念的人往往会告诉我们:
“没有人能够理解我”
“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别人都不喜欢我”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
“我觉得我离开了,可能别人会过得更好”
以上的感受和想法往往是催生自杀意念的高风险因素。我们可以结合Thomas Joiner(2005)提出的自杀人际理论来理解,该理论认为归属受挫、累赘感知和习得自杀能力是自杀的核心要素。前两个因素反映个体的人际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当这两种负性体验长期存在且个体自觉没有能力改变时,个体会对当前状态产生无助感,而产生主动自杀意念。
归属受挫
归属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之一,当这种需求受挫时,对个体的情绪状态、认知过程和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归属受挫以孤独和缺失相互关心照顾的关系为特征,与自杀风险相关的因素如独居、离异、重组家庭、丧失重要他人、遭受孤立排挤、缺乏社会支持、家庭暴力、童年期虐待、家庭冲突等。归属受挫水平也会受到朋友的数量、社交焦虑与其以及当下的抑郁情绪状态等影响,它是动态变化的。
累赘感知
累赘感知是一种“如果没有我,我身边的人会过的更好”的自责感,比如失业、患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视自己为家人的负担而一心求死。当感觉自己可有可无,不被需要而引发的“自我憎恨”也会认为自己是累赘、毫无价值,如认为二胎弟弟出生后,爸妈不再需要自己的青少年。以上体验亦可随情境、自尊水平、人际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习得自杀能力
在临床方面,自杀人际理论也为自杀风险预防提供了新的视角:习得自杀能力是伴随着大量自我伤害和其他刺激经历慢慢建立的,有着稳定的属性,相对而言,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更具动态性,通过降低与别人疏离的感觉和认为自己是别人的沉重负担感可以更有效预防个体自伤或自杀。
帮Ta一把,
营造支持性的环境
事实上,有强烈自杀意念的人其实并不缺少关心他们的人,影响自杀意念产生的往往是对自己、对社会支持持有消极而歪曲的认知,而非社会支持的真实缺损。我们如何为受自杀意念困扰的人营造支持性的人际环境?
1. 理解自杀意念背后的人际需求。不要被“自杀”吓跑,孤单、归属、关系、连接、自我价值、存在等都是我们共有的、可理解的体验。
2. 不带偏见地谈论和倾听,不否定不轻视当事人自杀意念相关的体验,这是强有力的人际支持,能有效预防自杀。
3. 邀请参与日常人际互动,如日常聊天、饭堂一同进餐、散步等,创造更多的人际连接,可以让当事人感到被接纳,但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和不断尝试, 因为其本身对人际持有消极态度。
4. 真诚地提供反馈,肯定TA在我们关系中所起到的价值,值得欣赏之处,又或者是一句简单的谢谢,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累赘,自己也有可爱之处。
5. 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或专业结构信息,让他们相信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
6. 照顾好自己。我们也是人际互动中的重要主体,避免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可能让我们难以承受而不得不疏远。做力所能及的事,更能让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持续发挥作用。
预防自杀不仅仅是专业人员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以担当的角色,
照顾我们的朋友、 家人和同事,
并在认为他们可能需要的时候
向他们提供支持。
这会使一切变得不同。
编辑 陈彦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