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代表广东的魏微《烟霞里》经过层层选拔,顺利挺进十强,引发关注。10月15日,广东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家魏微做客中山,分享自己的文学创作经验,并讲述了《烟霞里》创作背后的故事。
写好一篇文章
要有一个好的文学意识
魏微开门见山地分享:“我能走上文学这条路,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第一,语言的感召;第二,心里有话要说。扩大一点讲,不单是我,我想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文学经验。”
从上初中起,魏微就喜欢上文学;上高中,她开始读汪国真、席慕蓉等人的作品,很受启发。
“什么是好的文字?不一定是那些优美的形容词。”魏微举例,作家萧红通过散文《饿》描画了自己饥饿时的真实状态,她在文中写道:“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魏微说:“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句子特别惊艳,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文学语言,不是辞藻华丽,而是非常新鲜传神的准确表达。”
魏微认为,要写好一篇文章,除了有好的故事外,还需要作者有一个好的文学意识。“在这里,我推荐大家阅读一下90后河南青年作家宥予的长篇小说《撞空》,在这篇小说里,作者以自身觉醒的文学意识尝试呈现那些对世界、社会、情感、家庭、生活有新理解的年轻人。”
“我现在的状态是,我对生活仍然抱有很大热情和好奇心,对这些不同的群体特别感兴趣。年轻时,我对社会学、历史、人类学都没什么兴趣,但随着年龄渐长,我意识到其实文学和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都是共通的。这次创作《烟霞里》,里面有很多历史的引子。”
现在,对于创作有着自我紧迫感的魏微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她还会看大量纪录片,以此了解生活在边缘的底层人或者是跟自己的生活完全不相关的人的人生处境。
魏微坦诚自己创作遇到的困扰:“我们都知道,做社会学、人类学的学者,长处是不断往外走,他们通过田野调查掌握情况。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可能这种机会比较少,我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我现在的困扰就是怎样打破自己生活上的舒适区,接触更多的人,去书写好那些故事,这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
《烟霞里》
以个人经历呈现家国历史
魏微自2012年在《花城》发表了《胡文青传》后,几乎再也没有新的作品面市。沉寂10年后,2022年12月,其长篇小说《烟霞里》首次出版,便引发业内广泛关注。2023年8月,《烟霞里》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烟霞里》共分五卷,另有“前序”和“终章”。全文50多万字,以时间为经线,以主人公田庄的经历为纬线,用编年体的方式,逐年检视和回顾了一个女人繁茂又寂静的匆匆一生。据了解,小说最初在《收获》刊发时拟命名为《一个人的编年史》。
小说大开大阖,主人公田庄1970年出生于一个小山村,然后读书、上班、结婚、生子,直至英年早逝于广州。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的一生,亦与整个国家在这40多年中的发展变迁同步。从田庄身上漫过去的时代浪潮,也都同时灌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为何在文坛沉寂10年之久?魏微笑称:“确实10年没写,为什么呢?自然是对自己写得不满意。最主要是遇到了写作的瓶颈期,早年我写作比较顺。”
“沉寂的这10年是我的中年时代,我过得五味杂陈。面对的家庭、社会、工作等压力是一种综合复杂的整体状态,总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够。年轻时想法简单,全凭着一种感觉去写,文字简单有力量。”魏微解释称,人到中年后,再不能凭着感觉去写,而有着一种清醒的自觉。在这种状态下,有种自己跳出自身看自己在写的感觉,陷入了一种自卑、自我怀疑、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痛苦中,摇摆不定。觉得有很多话要说,但憋在心里说不出来。
“回到《烟霞里》,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与主人公一样,我生于20世纪70年代,很熟悉这个时代的变迁和同代人的命运。包括对它整体的结构布局、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场景设定、节奏感等都很有感知力,能做到将国史、家事融入日常生活的讲述中。”魏微坦承,她曾对历史不感兴趣,但在《烟霞里》写作中开始思索现状的历史缘起,反思命运的历史根源,呈现了历史对其家族每位成员的深刻影响。
现在,让我们从《烟霞里》重新认识作家魏微。
人物简介
魏微,原名魏丽丽,女,1970年生,江苏人。诗人、作家,广东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提名人。作品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代表作品有《大老郑的女人》《化妆》《乡村、穷亲戚和爱情》《一个人的微湖闸》《烟霞里》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意、俄、西班牙等多国文字。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