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晾干,修补,上色……黄金山不断切换着手中的工具,专注且小心地工作着。
看着从香港来的亲戚将破损的窗楣慢慢修复如新,张达理的心情既雀跃又带着几分疑虑。
几天后,再次来到现场,张达理看到,上次色彩鲜艳的窗楣已经变得黯淡,像久经风霜的古董画,终于符合心目中的样子了。这时,他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黄金山修缮的是一座建造于1930年的宅子,是张达理的爷爷留下来的。2009年,这座宅子已挂牌“中山市历史建筑”,张达理想好好修一修,让多种文化和建筑风格交融的老屋焕发出新的光彩,也是对祖辈的一个交代。而最终承担起这个重任的,正是三十年前曾经在这间老屋住过两晚的香港“老表”黄金山。
历史建筑初现昔日光彩
站在梯子上,面对着屋顶上最后一块完全褪色、仅剩少量色块的灰塑,黄金山拿着调好的矿物颜料,一点点精细勾勒。
这样的细功夫活儿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交织着中式美好寓意和西式个性造型的壁画在他手下逐渐“活”了过来,整栋宅子变得色彩斑斓,又明显带有旧时光的印记。
黄金山在香港从事古董、老屋修复已有四十年时间,这趟长差是应中山沙溪“老表”张达理的邀请,来修缮张家近百年的祖宅。“我三十年前跟着外母和老婆上来住过,记忆中这是一座好靓好大的老屋,摆放了很多古朴的老家具,印象特别好。”黄金山回忆。
“黄金山是我姑妈的女婿。”张达理指着墙上老相框中一位小女孩介绍,那就是黄金山的妻子,也是他的表姐,如今已经年届六旬。
萌生起修缮祖宅的念头已有好几年,前几年受各种原因影响,张达理没办法请黄金山上来,就找人尝试做了一下修复,“效果并不理想。”
“所谓修旧如旧,就是能修补的先按照原来的材质和形貌修补,实在修不了或者有安全隐患的才会更新。”黄金山举例介绍,楼顶陶瓷栏杆已模仿原造型换成更结实的水泥柱,上色之后依然与原来的十分相似,但厨房内外墙的粉刷装饰就实属没必要了,“原本的青砖墙或灰墙其实只需要清洗就可以,清洗后现在看到青砖完好,甚至还很新。”
眼下,全屋窗楣、屋顶女儿墙、走廊灯影天花的灰塑和壁画修复大工程基本完成。外行难以想象,凭借着点滴痕迹,黄金山是怎么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为这栋大宅重新披上光彩外衣的。“石灰壁上都有残留的颜色斑块,看一眼就能知道原本是什么颜色。”黄金山说靠的就是经验和手艺,没有别的。
重新着色只是上色第一步,这也是张达理第一次看的时候心中疑虑的地方,因为新着色十分鲜艳。黄金山的看家本领在第二步,将鲜艳的颜色做旧,“颜色应该怎么变旧,依然是有自己的规律。”
灰塑和正厅背景壁画完成,黄金山准备修复木画和入门口。整栋大宅共三层,各式木画非常丰富,楼梯上都能看到盛放的“樱花”。二楼木画上还清晰署有作者的名字——黄联芳,黄联芳是香山长洲乡人,一位清末民初活跃于香山画坛的著名画家,擅画八仙图等题材。“和灰质壁画修复用矿物颜料不一样,木质画修复用油彩,但颜色变化万变不离其宗,需要的就是时间和功夫。”
老宅的木门木窗是黄金山比较惋惜的地方,都被涂上了红油漆防腐蚀,相当影响观感。“从木门上掉下来的雕花可以知道,原木的颜色非常靓,古色古香。所有木门木窗完全修复的话,工程比较大,不过入门口我一定会完成的。”黄金山不忘叮嘱张达理,家里堆放的家具不要随便动,以后有时间可以慢慢修复,“一定都非常漂亮。”
业主修缮历史建筑可享资金扶持
还有一个月时间,张家祖宅的修复就可以完工了,这也了了张达理长久以来的心愿。
20世纪,爷爷漂洋过海到墨西哥做小生意,在当地乐善好施、广结善缘,赚钱后回国买田买地建设家园,是中山华侨勤劳爱乡的缩影。“我希望通过现代建筑技艺和文物修复手段,尽量还原老屋的昔日风貌,将爷爷积攒下来的物业活化起来,也找回儿时对这座老宅的美好记忆。”
张家祖宅属于“中山市历史建筑”。而本次修缮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可申请资金补助。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山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山对通过竣工验收和决算审核的历史建筑项目,按比例核发补助资金。
据现场指导修缮工作的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山历史建筑产权以私产为主,目前,市自然资源局正在修改制定新规,希望以提高修缮资金补助比例、简化修缮补助程序等方式,吸引更多历史建筑业主积极修缮历史建筑。
修缮后的历史建筑,有利于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化。近年来,中山已有不少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为农家书屋、传统工艺展示、研学基地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也有部分作为民宿、咖啡吧、特色餐厅等商业用途,推动历史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而张家祖宅修复后,张达理和家人也正在市名城中心的指导下寻找可以活化利用的办法。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陈彦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