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刚刚在全国首届“村BA”总决赛中反败为胜、勇夺冠军的中山沙溪队一样,今年中山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实现了漂亮的“逆袭”。
10月30日,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召开。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意向投资额超3000亿元,截至目前,已签订投资协议、明确落地的项目共415个,投资额达1030.16亿元,提前完成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超1000亿元的年度目标,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过去一度面临“大项目招不来,好项目留不住”窘境的中山,何以实现千亿招商的大突破?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山招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日夜兼程奋斗、争分夺秒奔跑的拼劲闯劲,是干部队伍转作风、高效无私贴身服务企业的扎实成效。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工业投资增长47.2%,企业技改投资增长45.1%,均位居全省前列。在经济向好态势的基础上,随着千亿招商项目加快落地,以及更多意向项目的引进,中山面向未来、加快高质量发展底气更足。更重要是,一座城市的奋力奔跑,所造就的“引力场”,将成为引领中山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地的强大势能。
“一盘棋”体系超常规发力
中山过去之所以难招引优质大项目,一方面受土地空间所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统筹力度不够,分散的资源没有充分整合,甚至出现镇街之间“以邻为壑”“互挖墙脚”的情况。2021年之前的10年里,全市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制造业重大项目引进更是凤毛麟角。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增量,没有高质量发展、没有未来。2021年10月25日,到任中山后第一个工作日,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全市企业家大会,许多企业家反映了本土企业流失严重、新招引项目落不了地、大项目好项目缺乏等问题。沿着这条“线索”,中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破解中山招商引资瓶颈,必须下定决心解决好“没空间”和“没项目”两大问题。面对土地空间问题,中山坚定吹响低效工业园改造号角,全力以赴为项目招引落地腾空间;面对项目引不来、难落地问题,中山下定决心,全面构建全市“一盘棋”的招商体系。
2021年11月,中山高规格成立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指挥,推动形成市镇一体、统一作战的“集团军”,并成立落实统一作战指令、服务投资项目的洽谈、决策、落地全流程的“急行军”“突击队”——市投资促进局,建立最高效决策、最高效协调的体制机制。
为更好地统筹市镇合力,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一方面,依照“应放尽放”“能放尽放”的原则,下放镇街招商引资审批权,激发镇街自主招商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市级层面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定位,统筹连片土地开发,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协同镇街解决项目落地遇到的问题。比如,为了把投资约12亿元的珠江桥增资扩产项目留在中山,市招商办成立专班,先后对接小榄镇、黄圃镇、大涌镇、神湾镇等12个镇街,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合适的15个地块,最终推动该项目在神湾镇落户。
当前,城市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许多城市都把招商引资工作视为“生命线工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顺畅机制牵引,“一通乱拳”打不出门道。通过建立统筹有方、灵活高效的招商体系,中山有效整合全市资源、调动各方合力,为面向全国全球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改”攻坚筑引凤留凤之巢
没有空间,不仅项目落地无从谈起,就连现有的企业都有流失之危。破解土地瓶颈这一仗如何“攻”,尤其关键。
经过深入调研,中山找准了破解土地瓶颈的关键点,那就是多达26万亩、分散在全市各镇村的低效工业用地。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关乎中山产业空间、生态环境、城乡形态、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举。
中山坚定不移吹响“工改”攻坚号角,全力以赴为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腾空间。通过探索“‘工改’+招商”路径,推动“工改”项目与优质产业资源精准匹配对接,着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筑巢”与“引凤”协同推进。
今年,在小榄镇永宁工业大道“工改”地块范围内,通过“工改”,华帝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这两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先后动工。华帝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成为小榄镇近十年第一宗超10亿投资的制造业项目。
黄圃镇依托千亩连片“工改”园区,把产业导入作为“工改”的首要考量,变革以往“见商即招”“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招商理念,精准对接家电“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今年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
低效工业园,过去成为中山发展的一道坎,如今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空间所在。经过600多天的日夜兼程,截至10月底,全市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2.7万亩,新招引企业166家,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228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总额近850亿元。在今年全市超1000亿元签约投资额中,“工改”项目占1/3。
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签约的项目中,“工改”项目22个、总投资额超100亿元,占比分别超过60%、50%。会上还发布了中山市“工改”招商平台,提供集产业园招商、挂榜招商、工改政策、招商地图、用地推介、融资贷款、资讯动态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全景式”招商服务应用。
转作风让招商工作“跑起来”
招商引资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家最终是“用脚投票”。要赢得这一票,必须从干部思想作风上先行转变。
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开始,全市各级“一把手”以上率下,既是“指挥员”,又是“冲锋员”,形成招商“头雁效应”。郭文海带头到广州拜访中创集团,到深圳开展联合招商,到浙江招商引资,敲定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市长肖展欣率代表团到新加坡、日本积极拓展合作,拓宽海外“朋友圈”。
好项目要靠“争”、要靠“抢”。各镇街“一把手”奔赴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以及荷兰、德国等全球各地,找项目、谈合作。中山干部秉信“只有试过才知道行不行”“不到最后一刻就还有机会”,许多项目投资方都有一种感觉,一旦被中山干部“粘”上,就很难“脱身”,直到彻底谈妥才罢休。
对专职的招商人而言,“奔跑”就更是家常便饭。市投促局招商队伍,白天跑项目,在路上、在车上、在飞机上、在工地上、在企业中,晚上在驻地进行项目研判直至凌晨。他们之中,有的舍小家长期驻点在外,有的频繁出差成为“空中飞人”,有的不分昼夜为项目方提供全链条服务。除夕当天的机场奔波、不到两个月与项目方通话超130次、跟踪一个项目的工作笔记就超过150页……奔走不停、寻觅不止,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拼项目,为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跑起来”的中山,赢得了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信任票。火炬联速科创园、三角宝华轧钢等“自改”项目先后破土动工,欧普照明、建华管桩相继“回家”,华帝、明阳电气、台光电子等本土优质企业顺利实现增资扩产,三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迈奇大湾区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广东医谷、傲雷集团、坚朗五金等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花落中山,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实现重大突破。
一改传统上门招商模式,每天都是“招商节”。中山积极转变思维,创新形式,一年来,实现“深中面向全球联合招商”、“挂榜招商”、“设立境外招商分会场”、“采用1+N”模式、“聘请全球招商顾问”等五大创新,举办“3·30”全球招商大会等40余场招商引资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招商平台,掀起一轮又一轮招商热潮,让“美丽中山、投资热土”释放出更大的吸引力。
一流营商环境决定城市未来
环顾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没有广州、深圳的绝对优势,与佛山、东莞等万亿级城市仍有不小差距,拿什么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答案是:一流营商环境。
项目动工时间早一天,企业抢占市场就能快一步。这两年,中山招商着重拼服务、拼效率,下好改革先手棋,拿出服务硬措施,全力打造全国企业办事最便捷、项目落地最快速的城市之一。探索开展“拿地即动工”改革,推行项目预受理机制,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综合手段,让项目“拿地即动工”成为常态。
市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坚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动工建设工作专班,高效打通产业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新引进项目加速动工,与各成员单位一道,全力做好新签约项目供地和履约监管工作。
今年1月17日,三花集团与中山签订投资协议,投资3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该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到拿地即动工,仅用时两个半月。中山速度,也让这家新晋“中国500强”企业坚定了扩大投资的信心决心。8月1日,中山成功与三花控股集团签订投资额约20亿元的智能制造增资项目协议,这是近年来全市从招引落地到增资扩产“间隔最短”的项目。
中山国昌荣电子增资扩产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公司执行董事李嘉声颇有一番感慨。负责项目协调的干部建了一个工作群,群里66个人中,企业一方只有3人,其余63人都是部门和镇街的干部。如此周到细致的服务,让他愿意当一名中山招商的“民间代言人”。
千亿招商,除了体量、速度的突破,潜力、后劲的积蓄,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盘棋”招商体系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积累了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中山实际的全新招商引资“打法”;全市上下奋力奔跑、无畏前行,让这座城市精神状态为之一振、投资环境焕然一新。可以预见,明年深中通道通车前,中山会种好更多“梧桐树”,让项目、资本、人才等“金凤凰”惬意栖息,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出品】中山日报政前方工作室
【主笔】隋胜伟 郭锦润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