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祖居村冲口满村稻香,背后的年轻人是他……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中山+

孙中山在中山有冲口、左步两个祖居村,冲口是孙中山先祖移居中山的第一站。秋收时节,冲口村的晚稻熟了,三个自然村被连片的金黄色稻田包围着,是附近有名的稻香村,吸引了无数乡村寻美者,有人在稻田边摆着茶席聊天喝茶,有人开着房车在田头扎营。

稻香村里有一位90后“种粮大户”,他是29岁的陈锦坤,中专毕业四年后回到家乡村庄,与父亲一道,将种稻面积从100多亩提高到380亩,用知识和技能走出一条智慧种植路。

正是中山晚稻成熟季节,农户们在晴好天气收割稻谷。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又到晚稻成熟时

11月22日,中山的清晨有了秋的寒意,南朗街道冲口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陈锦坤穿上外套,到烘干房里查看稻谷烘干情况。两台低温干燥机轰隆作响,控制器上的温度和时间闪烁着,屋子里弥漫着稻谷干燥后特有的香味。每到干燥机运转的晚上,陈锦坤总是整夜住在田边的棚子里,一晚醒来三四次,守候着这一季的收成。

11月22日,冲口村的大路上,一位农户看着金灿灿的晚稻充满喜悦。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陈锦坤1994年出生,今年是他返乡从事农业的第7个年头,已经成了家里的“当家人”。长期种植水稻的父亲虽然看上去还很年轻,但还是把重担放在儿子肩上,有意识让他快速成长。他们家是附近的种粮大户,今年年初又在龙穴村增加了180亩水稻种植面积,种植总面积达到380亩。

眼下正是中山晚稻成熟季节,农户们抓紧晴好天气收割稻谷。走在冲口村的路上,可以看到联合收割机正飞快地将一茬茬金黄的水稻割下,身后不断甩出脱粒后的稻草。当天烘干的稻谷是邻村左步村种粮大户冯建伟送来的,冯建伟这几天正抓紧收割,头一天中午一点钟和下午六点钟各送来了约两万斤稻谷。它们经过大概18个小时的烘干,被送到加工厂。

刚收割的稻谷,放到低温干燥机烘干,这个时间大概需要18个小时。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早晨约8点,运稻的卡车来了,烘干房内外热闹了起来。干燥机的炉门被打开,工人们开始忙着给稻谷装袋、封口,再把一袋袋稻谷整齐地堆放到卡车上。

陈锦坤的稻田收割了四成,剩下的将在本周末和下月初分两次全部收割完毕。烘干炉不仅自用,空闲时,也会帮附近的农户烘干稻谷。

第一炉干燥好的稻谷运走之后,陈锦坤带着记者来到了冲口门上栏自然村,这里有他们家的一大片稻田,面积大约有80亩,是三块连片的稻田。由于下秧晚,这些水稻成熟得要晚些。陈锦坤父子俩弯下腰查看稻谷走势,他们的收割机停在田间。本周六,两父子将分别开着收割机,各工作近10个小时才能把这一片稻田割完。

在冲口门上栏自然村,陈少添(右)、陈锦坤(左)父子讨论本周六的收割安排,今年他们的种植面积翻了一倍多。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自愿回村当农民

望着眼前金黄色的稻田,陈锦坤心中有数。这些都是市里推广种植的常规稻,从长势估算,今年亩产大约350公斤,跟往年差不多。

陈锦坤10年前中专毕业时,应该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主动选择回到农村。他学的是当时热门的汽修专业,毕业后先后在两家品牌汽车4S店工作过近4年,主要是做仓管员,负责订购汽车配件,风吹不着,雨打不到,每月工资按时发放。但他又不想安于现状。做着单调而重复的工作,看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陈锦坤有了回归农业的冲动。

陈锦坤帮着把烘干的稻谷装袋。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有时候农忙,也请假回来帮忙,所以对种田并不陌生。”陈锦坤说,从小看着父母务农就学会了搭把手。但他也纠结,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农业风险大,看天吃饭,农民很辛苦,就怕这条路走起来很艰难。

陈锦坤还是决定试一试。父母支持他的决定。父亲有意识地培养陈锦坤,儿子回来后,市里、街道办有相关技术培训,他都让陈锦坤参加,让他尽快向农民转型。

真正把农业当成自己的事业,陈锦坤才发现不简单。“即使是很小的事,也要用心去做。”他若有所思地说。他要参与水稻种植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学,用心和不用心差别很大。比如,育秧环节,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很容易烂根烂苗,这个时候要经常拨开秧苗仔细看,做出预判。又比如水稻的病虫害,如果光看稻田表面不一定看得出来,要往下细看,是什么特征,可能是什么病害,打了药为什么没有效果,要找什么解决方法等等。这些细节,都要靠细心。

陈锦坤与邻村左步村冯建伟都是种粮大户,两位年轻人都选择了返乡种粮,有很多共同话题。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农业的苦和累,陈锦坤学着习惯。

抢收的时候,忙到停不下来。夏稻收割时遇到天气不好,6点起来放干燥机里的谷子,一般要4个小时,然后下田收割。上午10点多,骄阳似火,开着收割机一刻不停地作业,大汗直流,中午吃饭稍作休息后,继续收割。一天50亩的稻田收割完成后,再用拖拉机一车车运到烘干房,放入干燥机,第二天烘好后送往加工厂。

稻花香里多了科技味

陈锦坤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他打开手机给记者看无人机打药的数据,四年作业面积共44886.5亩,今年作业面积是13000亩。陈锦坤很重视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他说,近几年,农业部门加大了技术推广,他非常愿意尝试新事物,“只要能减轻劳动力的技术我都有兴趣,都愿意考虑。”

陈锦坤很重视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熟练掌握各种农机设备。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今年,陈锦坤建设了水稻集中育秧大棚,不仅可以提高耕地利用率,还可以节省用水和人力成本,减少土质营养流失,克服低温冷害和高温湿热带来的风险,秧苗生长有了保证,插秧时间更加自主,生产有了主动权。

在烘干房门口,堆放着拖拉机、旋耕机、打田机等设备,近几年,陈锦坤家陆续投入了上百万元添置这些设备。他们还是南朗街道第一家购买农机无人驾驶系统的农户,今年春稻下秧时“小试牛刀”,目前还在探索其改进空间。“在信息化、机械化这一块,父亲都听我的。”陈锦坤对此很自豪。

父亲陈少添(左)是陈锦坤“新农人”成长路上的坚定支持者。记者 明剑 见习生 盖刘宝 摄

“黑科技”的应用,让稻花香里增添了更多“科技味”。

10月24日,2023年广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正式启动,“粮食安全”专题班上,中山学员只有两个人,陈锦坤是被农业部门推荐的人员之一。他在培训期间结交了很多同行,了解了一些种植业前沿技术,深受启发。其实,陈锦坤一直在作一些尝试。比如跟幼儿园展开了好几年合作,开展插秧、割稻体验活动,发展第三产业;留出4亩地种植百花番薯,看如何更高效利用土地;这次培训后他还想引进了解到的最新绿色加香技术,让稻谷呈现不同的香味。

陈锦坤和参加“头雁”项目的部分学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11月20日,陈锦坤拿到了“中山市利禾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营业执照。

今年的收成,已经在望。对于90后种粮大户陈锦坤来说,未来,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他将在金色的稻田里躬耕更多的希望。


编辑 黄启艳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