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清晨,中山市祥桂农产品蔬菜加工厂内,一箱箱经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监管合格、分类打包好的新鲜蔬菜陆续装上跨境货车,准备经过拱北口岸出境发往澳门市场;同一时间,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铺锦水产养殖基地里,近10吨淡水鱼正在接受海关关员的出口前监管,即将运往澳门市场……这样的场景,二十四年间几乎从未间断。

“自澳门回归以来,明显感到通关越来越顺畅。”中山食出塘鱼部经理丁红亮说,1999年以前他就在该公司从事供澳水生动物相关业务,回忆起澳门刚回归时的情形,他颇有感触:“当时活鱼出口澳门要拿着单子经过一系列的审核,现在电脑上点一点,几分钟就搞定了,非常便捷,海关还会派人上门服务,我们的出口业务也越做越有底气。”
据了解,供澳鲜活农产品对装运环境、运输时长、通关时限要求很高,稍有延误,产品鲜度、口感就会“打折扣”,而且有可能因为供应不足导致市场价格波动。
中山是供澳鲜活水产品、鲜蔬菜的重要基地,一直以“安全、足量、快速”闻名。目前,中山地区共有供澳蔬菜加工厂9家、每天供澳蔬菜量9车左右;供澳活水产品养殖基地36个,居全国地级市数量第一,活水产出口量占内地供澳总量6成以上,基本涵盖澳门市场养殖类水产品全部品种。1999年澳门回归至今,中山海关共监管供澳活水产超10万吨、鲜蔬菜超28万吨。
“我们通过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通关速度,最大限度满足鲜活产品通关时效性要求高的特点。”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查检一科副科长于晓阳介绍,今年来,拱北海关先是启动了供澳门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后来又用出货清单代替《兽医卫生证书》,就在12月,“检疫前推,合作监管”模式落地,进一步降低了供澳水生动物抽查比例。现在,一条鱼从中山起塘到进入澳门厨房最多不超过2小时。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