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木棉》是我目前为止投入最多感情创作的一部剧,尽管已经演了二十多场,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能够由内到外感染大家的好作品,能够为这部剧创作音乐,是我最大的荣幸。”12月30日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音乐剧《殷红木棉》作曲、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陈思昂动容地说。
作为音乐剧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编排堪称整部剧的“灵魂”,它不仅能为剧情增色添彩,更能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为每个角色赋予独特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化的音乐表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剧情。在《殷红木棉》这部剧中,陈思昂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观众塑造了杨殷这个角色——一个鲜活的普通人。
为何要将其定位为普通人?陈思昂认为,从杨殷的许多事迹中,都能体现出这一特质。如,杨殷写给女儿的信,没有任何的口号,只有一位普通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叮嘱。又如太太重病即将离世,夫妇二人的深情倾诉,言语间皆是普通夫妻的不忍和依依惜别。因此,这些唱段里,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归回了最原始的状态,没有炫技,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让观众感受到杨殷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牵挂有伤痛的普通人,如同大哥哥、好朋友一样,真实地存在我们的身边。
前期的筹划过程虽然漫长,但创作起来却是一气呵成的。陈思昂回忆,不到50天他就完成了整部剧的音乐编排,努力用音符和情感来还原角色,用音乐捍卫信仰。在A3纸大小的乐谱上,陈思昂密密麻麻地写下了40多行,每个细节、每个乐器都标注得一清二楚,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乐器搭配以及音量、速度的变化,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氛围,为观众献上一场富有冲击力的听觉盛宴。
“如果让我给这部剧打分,我必然会打满分,因为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我都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陈思昂说,参与这次创作,对他个人而言是一次明显的升华。以前他会想一些音乐之外的东西,比如将一些更高超的技术和更天马行空的想法融入音乐中,让大家看到原来音乐还能这么写。但自从创作了《殷红木棉》后,这些想法都没有了,他开始思考如何用最质朴的语言、最淳朴的音乐,让大家获得最真挚的感受,这便是此次创作最大的收获。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