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中合作创新区起步区,只见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
“这个项目地处深中通道通车后的深圳半小时产业生态圈,坐拥优越的政策和区位优势、便捷的营商环境。周边建有比亚迪智能终端产业园、彩讯科技等产业园区,拥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新兴产业承载环境。”2023年12月27日,在中山市光电与智能终端产业园(民众)服务中心奠基动工仪式上,项目方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深中合作创新区起步区内首个产业园区服务项目,建成后将为周边产业园区提供便利的综合服务,助力优化深中合作创新区营商环境。
刚刚过去的2023年,深中合作创新区起步区项目招引、动工、投产等方面可谓是硕果累累:比亚迪中山工厂二期建设、诚亿平板显示器件项目顺利封顶、特普智能电器制造基地项目、台光电子等一批“重量级”项目在深中合作创新区加快布局。工业企业集聚必然会对现代服务业提出新要求,从而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多个项目
“当年拿地、当年动工、当年封顶”
加快深中合作是中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据2022年的《中山与深圳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为全面提升对接深圳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我市围绕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规划“六个一体化”,成立深中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专责小组,着力推动深中“六个一体化”,是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破题口。
位于民众街道的深中合作创新区是推进深中合作的重要产业载体。深中合作创新区已经划定了起步区和示范区一期、二期范围。其中,起步区与火炬开发区中山港街道仅一河之隔,是其对接深圳产业的一块重要阵地。2023年3月,火炬开发区在深圳举办推介会,深中合作创新区首次亮相,吸引了一深圳企业家关注。
良禽择木而栖。成熟的产业环境,未来的交通区域优势等,成为深圳企业布局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的首选之地。过去的一年,一批深圳项目在深中合作创新区起步区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
2023年5月,中山诚亿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在合作区正式开工建设,并于同年12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2023年8月,比亚迪项目二期动工,主要生产玻璃盖板,涵盖手机、电脑、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并逐步拓展整机组装业务;2023年8月,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智岩智慧传感光电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约,拟投资6亿元建设智慧传感光电研发制造基地,为当地智能光电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截至2023年年底,深中合作创新区起步区已集聚了比亚迪、彩讯科技、东方龙大、诚亿平板等多个深圳项目,产业类型涵盖集成电路、精密仪器设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中山诚亿董事长张天伟表示,项目将立足中山,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为客户提供高效制程设备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2022年企业与中山对接,2023年生产基地主体建设顺利封顶,希望今年6月就能开始搬迁到新园区。”张天伟说,从项目接触到前期沟通,从土地获取各个环节到临时厂房的租赁,从推进园区外油管保护到园区开工报建一站式服务,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等工作务实,坚定了企业扎根中山的信心和决心。
经济运行呈现质效并升态势
时间回到2021年7月,中山港街道、民众街道正式挂牌成立,火炬开发区与中山港街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一体化运作,统筹民众街道的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和教育体育等事权。从此,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统筹区的民众街道驶上发展“快车道”。
有了深中合作创新区,民众街道在高质量发展上更具“后发优势”。一批重量级项目的入驻,成为民众街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海纳智造是民众街道众多“工改”项目之一。2023年3月,海纳智造产业园“工改”项目动工建设,这是该街道首个实现“拿地即动工”的“工改”项目。“春节前,1至6幢厂房预计可以封顶,园区已有一批来自深圳及周边城市的意向客户。”海纳智造(中山市)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泳彤说,2023年项目进展非常顺利。
除了深圳项目相继进驻外,广州、东莞等周边城市以及中山本土增资扩产项目也纷纷选择民众街道发展。2023年8月,来自广州的广东福维德焊接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当年5月初次接触,当年10月便项目奠基。一批扎根中山多年的企业,更是选择民众街道实现“二次创业”。譬如,2023年3月,朗斯时代中心项目在民众街道正式开工,计划投资11.94亿元,建设一个集科研、制造、信息、市场四位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2023年12月,扎根中山多年的台光电子高性能半导体基材项目用地成功摘牌,该项目由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超32亿元,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最关键的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民众街道经济运行整体保持稳中有进、质效并升的态势。此外,该街道全力推动中山市深中合作创新区起步区和万亩农田特色农业生态区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成功入选国家EOD项目库,成为全市首个成功入库项目,也是广东省第一个生态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的EOD项目。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