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澄澈的石岐河连接着横门水道,一路蜿蜒,汇入伶仃洋。过去,经水路从横门进入石岐水域,首先经过第一站就是今火炬开发区联富社区沙边村、泗门村一带。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走出中山革命先辈孙康等历史名人,保留有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建筑。
1月24日,记者走访火炬开发区联富社区了解到,在“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百碉侨村”沙边村和侨乡泗门村推进碉楼、侨房保育工作,唱响侨房新韵,让老建筑焕发“新颜”。
擦亮“百碉侨村”金字招牌
沙边村是坐落于河边的一个自然村落,400多户村民,常住人口2000多人。鼎盛时期沙边村碉楼群达103座,新中国成立初期有99座,素有“百碉侨村”之称。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沙边村现有碉楼58座,其中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41座,公众碉楼炮楼6座,平均每7户就有碉楼一座。
沙边村素有“百碉侨村”之称。 记者 余兆宇 摄
1月24日,记者来到村中心沙边中街,只见一栋青灰色长方形、古朴简单的三层碉楼,静静地屹立在街口。由于村中碉楼的主要作用在于防盗和抵御外敌入侵,普遍设计的窗户较为狭小,且绝大部分都装上厚重的铁门。楼层之间,梯子上方,还装上可推挡的厚铁楼坎,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碉楼主体还与住宅区域连接,在门前围有“天井”(庭院)。
这样保存完整的碉楼、侨房,沙边村还有数十栋,多数为私人产权,由业主交给房屋管理人或者家族亲属管理。“屋主曾经是村中沙边小学的女教师,家族有华侨背景,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与其一起移居海外,请亲属打理。”沙边村老党员孙子明表示,不少村民和业主期望碉楼活化项目尽快推进,既能对碉楼历史、沙边本地乡土文化、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又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一举多得。
沙边村一处碉楼。 记者 余兆宇 摄
沙边村建碉楼始于1918年,村中建碉楼之风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
沙边小区网格员每月都会对碉楼、侨房进行巡查,针对消防、房屋维护方面定期回访。
“2023年已经和部分业主取得联络,协商推进整体碉楼群活化项目落地。许多业主表示支持。”沙边小区党支部书记孙硕明说。2024年,沙边村将借助“双联双助”,结合“百千万工程”为推手,进行侨房保育、活化项目落地,对沙边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擦亮“百碉侨村”金字招牌,建设成坐拥“红色文旅”价值的碉楼群徒步路线,将碉楼、侨房真正活化起来。
引入高校和社会资源打造文旅线路
联富社区新爱街4号碉楼,“尧天景运 马甸祥和”对联挂在门前。现任屋主洪仲宏表示,对联和碉楼里的横梁装饰画一样,都是古老物件,寄托了碉楼建造者——洪仲宏爷爷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愿想。“爷爷在美国旧金山打工,听说了村里‘打明火’的事,就带钱和红毛泥回来盖碉楼。”洪仲宏告诉记者,碉楼曾经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村中很重要的“安保”装置。2016年,在联富社区协助下,洪仲宏对新爱街4号碉楼进行了全面翻修。在保持建筑物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本脱落的水泥结构屋顶、走廊梁柱进行了重新修整。
火炬区泗门村新爱街16号侨房。 记者 余兆宇 摄
2023年9月21日,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7名专业主任及50多名专业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启动送方案下乡项目。项目主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结合泗门村侨房保育、盘活战略,制定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方案,以高校资源赋能乡村文旅经济发展。
泗门小区党支部书记洪镒钊表示,泗门村临近中山站,交通便利,接下来,泗门村将借助社会与高校力量推进侨房保育、活化项目落地,规划利用碉楼资源,引入项目,预计于2024年底打造新爱街为“文旅一条街”。
编辑 陈彦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