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中山市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正式通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审验收,标志着历时一年多的全域旅游资源“摸底工程”圆满收官。
本次普查共梳理出3120处旅游资源,其中1级以上优质资源1676处、新发现资源245处,优良级资源占比达11%(344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资源富集宝藏地,中山市在一年前以全面理清文化旅游资源家底,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工作目标,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统一部署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具体要求,拉开了全市范围内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双普查”大幕。一年多时间里,市镇村三级紧密联动,一寸寸摸清中山文旅资源家底,将中山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
其间,中山市组成了“中山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搭建了“领导小组+专家小组+普查队伍”团队组成体系,根据《广东省旅游资源普查技术规程》《广东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操作规范,本着“应普尽普”的原则共同完成了全市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编制。
此次普查采用了“普调结合”的工作路径,既运用实地现场调查传统模式,侧重发现认识未知资源,也重视梳理核实分散在相关部门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成果,提高普查效率,节约普查成本。
据了解,此次“双普查”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也是对资源的再认识和再发现。
从资源类型看,中山市文旅资源涵盖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21个亚类、110个基本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尤其是建筑与设施类、历史遗迹类数量最多,符合中山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点。
从资源等级看,包括五级40个,四级96个,三级208个,二级458个,一级874个,基本呈金字塔结构;从资源分布看,基本沿江、海、山、田、城、村分布,中部城区、西北部与江门佛山接壤区域、南部珠海毗邻区域为旅游资源富集区,有利于区域旅游合作,拓展旅游市场,提升旅游竞争力。
下一步,中山将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部署,在旅游发展规划、A级旅游景区提质、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创建、文旅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中,加大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保护、开发利用力度,不断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从“资源普查”到“产业升级”的中山路径。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