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细账见证中山西区防蚊精细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5-11-07 来源:西区发布

近期白天气温已降至20-30℃,但伊蚊依然活跃,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值此十五运会保障与疫情防控双线并行的关键阶段,西区街道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传染病防控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各社区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在彩虹社区,一本本细致的工作台账,正是防蚊工作精细化的生动体现——从统筹谋划、协调联动,到规范流程、发动群众,每一项职责清晰明确。这些翔实的记录将繁杂的基层任务分解为可执行、可考核、可追溯的具体事项,有力推动防蚊措施落地见效。

图片

一本“战略图”:从网格到靶点

图片

▲工作人员正对照社区网格分布图,精准调度防蚊工作

防控的首要任务是找准蚊虫的“藏身之所”。这张社区网格分布图就是总纲,而入户排查清单是网格员的“作战指令”,他们依此进行“拉网式”摸排。

“锦绣花园锦绣三街6号,后院发现堆放闲置花盆,内有积水。”“石特涌与金华南路交界的桥头,存在废弃轮胎,已现场清理。”——这些翔实的记录,将图纸上的网格坐标,转化为台账上清晰的“问题靶点”。风险在哪、责任归谁,一图尽览,为后续的精准整治提供了最直接的信息

一本“合力账”:从签到到合奏

防蚊绝非社区的“独角戏”。爱国卫生运动人员签到表不仅记录了参与人员信息,更体现了多元共治的合力。该表与群防群治网格化管理细则相结合,清晰呈现工作调度全貌:“10月X日,联合‘六联系’工作组、中环公司,组织志愿者40人,完成锦绣花园3处卫生黑点整治,清理各类垃圾0.5吨。”

图片

▲每日人员签到表

这本合力账清晰记录了街道干部、企业代表及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的参与情况,实现了人员下沉与协作配合的全过程留痕,既确保了资源的精准投放和动态管理,又推动了各方责任的有效落实,将社区防蚊从“单打独斗”变成了“集体作战”。

图片
图片

▲多方力量根据台账记录的信息,对卫生黑点进行“靶向清除”

一本“流程表”:从任务到闭环

《防疫点位消杀情况清单》则确保了防控过程的闭环管理。它详细记录着每次作业的时间、地点、责任人与药品剂量。完成处置后,网格员会在此标注,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复核”的完整链条。每一次消杀都在台账上留有痕迹,确保过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图片

▲网格员在巡查中详细记录空置房情况

图片

▲每一次消杀作业都在《防疫点位消杀台账》上留有记录

一本“民情笔记”:从管理到治理

社区网格员们的入户排查清单上,也常留下带着温度的备注。“老党员方姨家阳台积水已清理,并反复叮嘱。”“商户李师傅经沟通后,主动清理了店前堆物。”这些文字,记录的是沟通、是理解、是信任。它让严格的防蚊措施,拥有了柔软的内核,凝聚起共同治理的人心。

图片

▲网格员正与一位居民亲切交流,笔记本不仅记问题,更记下民心

这些“账本”指引着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彩虹社区翻盆倒罐、清理积水等蚊媒孳生地12600余处,清理卫生黑点和死角超730处,清理容易孳生蚊虫的生活垃圾62吨,消杀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发放防控宣传单张1.8万余份所有台账上的数字与文字,都汇聚成了居民们口中“蚊子明显少了”的踏实获得感。

接下来,西区街道将继续深化“一图多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防蚊工作从集中整治向常态化治理深化,把群防群治的网状防线织得更密、更牢,携手共建更健康、更整洁的宜居环境。


编辑 张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