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水从哪里来?这一重要发现开辟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研究,识别出来自太阳系外一种名为“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这种残留物富含水等成分。这一研究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开辟了新思路。该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21日在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科研人员介绍,此次科研工作围绕2克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展开,他们精准找到了7颗富含橄榄石的微碎屑,这些微碎屑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母体撞击月球表面,发生熔融后快速冷却结晶的产物。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太阳系以外,具有富含水与有机质等挥发性成分特征。通过进一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此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远高于地球。这一发现不仅表明小行星带物质可以向太阳系内迁移,还对解释月球表面水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表示,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就来自这类陨石的撞击。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莽表示,月球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有很多假说,有说它是原地的,有说是彗星陨石带过来的。这次他们发现这个陨石是富含水的,而且发现了很多这类的陨石,代表它对月球水的贡献以前是远远被低估的。未来科研团队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去定量到底有多少水是通过这一类陨石带过来的。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