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三大向度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中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秉承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引领方向,致力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独特魅力,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和科学性,这既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经验。

民族向度:
传承弘扬中华文明

传承弘扬中华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新的文化使命,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征,又彰显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民族向度。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强调指出,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的基础,离开这个文明的基础,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如果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不可能成功地走到今天。可见,党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与开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都受制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实现国家文化治理意义重大,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价值观念。换言之,以民族文化传承来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演进,这是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及其遗产价值的重要性认识。

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自信,汲取力量,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共识与需求。为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新形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战略目标,这与文化主体性的关联十分紧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为只有文化主体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真正推动者。“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此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关键步骤,这就强调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之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强中的重要性,也体现出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新时代所体现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人民向度: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明确阐述。

党的工作从来都是以百姓需求为中心,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也不例外。保护好文化遗产,既是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精神的记忆,蕴含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文化遗产是物质形态的遗存,更是民族记忆和情感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要保护和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这是因为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的依据,它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根源和所属。每一处古迹、每一件文物都触发着人们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乡愁的情感基础,使现代人特别异乡人获得了心灵归属,也于多元文化融汇中增强着文化自觉。

对华侨而言,文化遗产是乡愁的具体化,是华侨情感的寄托对象。例如,侨批(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件和汇款单据)不仅是经济往来的凭证,更是亲情和乡情的传递,为华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上的满足和认同。可以说,保护并传承好华侨文化遗产,譬如开平碉楼、福建土楼等,既是对华侨历史和文化身份的确认。也是对华侨乡愁的回应,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文化遗产之于国人,留住的是历史记忆,唤起的是家国眷念。近年来,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屡次出圈出海,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共鸣,人们积极参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着一次次的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播,于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滋养和满足。

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一种多元互动的方式呈现和进行,在实现与教育、旅游、艺术、科技等多领域融汇的同时,强调公众参与,以共同责任和乐趣丰富着广大群众的生活世界。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下,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社会各界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通过在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纪念日或传统节庆日等举办各类展示传播、宣传普及活动等,形成了公众参与的浓厚氛围,凸显出文化遗产保护大众化的鲜明特点。在中山,慈善万人行既是一项具有深厚地方特色的公益活动,也是一项群众参与度极高的文化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以生动和互动的形式呈现,为当地群众深入了解和亲近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

科学向度: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党一以贯之的文化主张,党中央在新时代不仅秉持这一传统,并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主张,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转化与发展,不仅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要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就充分彰显了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学向度,也就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实现文化的永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融会贯通、深度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人文精神,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资源和土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理论指导。这样的结合,为我们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们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理依据。

十余年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活化利用和传承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保护的基础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强调的是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种做法既保持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的辩证法。二是强调系统保护和科学管理。这表现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既注重保护单一遗存,又注重保护文化景观、历史名镇、城市遗产等的整体性保护,并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三是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教育。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包括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政策措施,并实施公众教育,培养自觉自信的文化意识。

概而言之,党在新时代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探索和实践,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向度、人民向度和科学向度,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反映了我们党坚守文化自信的历史风骨和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也是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发展的成功经验。

【作者系法学博士,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2022WTSCX290)、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KYG2309)阶段性成果】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