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镇街巡礼② | 南区街道:“一房一案”推动农房风貌从“一片美”向“全域美”提升
发布时间:2024-11-10 来源:中山+

11月9日下午,中山市南区街道北溪社区(包括曹边村、北台村等)新建街的马沙面包咖啡店,被慕名而来的诸多游客“包围”:相对狭小的室内空间坐满了人,路边的户外桌椅也被“抢占”一空,还有不少游客先下单再取面包。

马沙面包咖啡店路边的户外桌椅被“抢占”一空,还有不少游客先下单再取面包。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胡江澎 摄

“眼看着曹边村一天比一天漂亮,几年前就有了回乡开店的想法,终于有了合适的机会。”这家不起眼的面包咖啡店于国庆节前试业,经营者邓长征的媳妇是曹边人。在南区街道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契机下,他瞄准了曹边村老房屋换新貌、街巷变整洁、农文旅迎来新发展的契机,将原本破旧的农房改造成具有文艺气息的休憩驿站。

记者了解到,深中通道开通后,不少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游客前来中山游玩,中山乡村旅游人气暴增,一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有识之士扎根乡村创业,北溪社区就是其中的缩影。

曹边女婿在田野边
开了家面包店

因为新近建设的街道,故称新建街。街道的一旁是刚披上新装的老旧侨房、农房,一旁是开阔的田野。立冬时节的岭南,温度正好,来自不同学校的小学生正在田野上体验秋收,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路边的遮阳树下,一边吃着刚从柴火炉出锅的面包,一边欣赏田野上的秋收美景。

马沙面包咖啡店位于新建街42号,主打窑烤面包。沿街是一堵3米左右长的围墙,进入大门后,有一个小院子,院子再往里走就来到大厅,摆着多张规格不一定的餐桌,游客们品尝着咖啡、茶饮、面包等产品,厅和院加起来才80平方米。院子中有一口柴火窑炉,一个穿着围裙的中年男子正将刚出炉的面包送往餐桌,他便是邓长征。

邓长征将刚出炉的面包送往餐桌。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胡江澎 摄

“我媳妇是曹边人,因此我少不了跑曹边,这里的环境幽雅,所以一直有在曹边开家面包店的想法。”邓长征告诉记者,他是一位拥有多年五星级酒店经验的烘焙师,尽管收入不错,但一直想开一家自己的面包店。“以前的曹边村,街巷比较破旧,道路也不太整洁,所以也没有开店经营的机会。”在南区街道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政策下,邓长征今年8月租下了这栋单层的青砖古屋。由于年代久远,古屋墙里墙外都是斑驳陆离的景象,通过修复破损的瓦顶,对墙体进行加固,修复了排水排污系统等,一个多月的简单装修后,面包店于国庆前开始试营业。

“深中通道通车聚集了大量人气,再加上曹边村的美丽环境和我的特色窑烤面包,使我的面包店迅速在社交网络火起来。”邓长征告诉记者,做果木窑烤面包,是每一位面包师的梦想。

“目前请了两位伙计帮忙。”邓长征算了一笔账,周六日的人气火爆,每天营业额可达3000元左右。“随着曹边村‘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会更上一个台阶,相信人气会越来越旺,面包店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实在忙不过来,可以考虑多请一位伙计。”

村庄变美提升
农文旅产业热度

在邓长征的咖啡店外,一股浓郁的乡村风情扑面而来。沿着向东延伸的街道,一排历经岁月洗礼的农房静静伫立,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些农房门前,三角梅、杨桃花盆栽为古朴的街道增添了一抹亮色,吸引了众多行人的目光。

农房门前,三角梅等盆栽吸引了众多行人的目光。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胡江澎 摄

步行约10分钟后,左转便抵达了曹边广场(状元广场)。这里已然成为乡村文旅的新地标,四周环绕着改造后的古朴凉亭,新建的现代篮球场与之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小长假,曹边村每天有二三十辆大巴停在村口路旁,每天接待游客将近4000人次,文旅产业越发成熟。

从广场出发,沿华立大街向东北方向行进300米左右,来到了北台印象(拾院)。这是一家以粤菜为主、兼容全国各地美食的餐厅,坐落于一栋具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貌的两层老房屋内。这里曾是供销社的旧址,经过总经理谭乐的巧手改造,在不改变原始样貌的前提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谭乐表示,他在深圳发展多年,偶然来到朋友家,发现了这个充满老旧元素的地方,觉得非常符合自己的设想。经过简单的防水、加固等装修工程,北台印象于2023年8月正式开业,可一次性容纳400人就餐。“从洽谈到营业,我们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很多帮助,这使得餐厅的开业更加顺利。”谭乐感激地说。

北台印象(拾院)是一家以粤菜为主、兼容全国各地美食的餐厅。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胡江澎 摄

北台印象的开业不仅为当地居民、各地游客提供了新的餐饮选择,也为北台村带来了更多的人气。特别是深中通道通车后,餐厅的人气更是提升了几倍。谭乐透露,他的长远计划是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目前,北台印象仍在不断完善中。相邻的民宿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预计年底开业,将为游客提供七间精致的客房。此外,不远处的农田也将被打造成水果试吃和采摘基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农旅体验。

由点及面将示范村
发展成为示范带

从北台印象往前走,很快就到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詹园。这个巧妙融合了江南建筑与岭南建筑之精髓的古典庄园式建筑群体,与历史文化文化底蕴深厚的北溪社区相得益彰。

连片的特色侨房、农房,为北溪全域风貌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南区是著名侨乡,辖区内新旧建筑混杂,既有百年侨房,也有传统民居,因此,南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农房改造提升不能机械化地“一刀切”,更不能千篇一律地改,要结合各村风貌、文化习俗等特点,“一村一策”“一房一案”,因地制宜实施改造。

曹边游客中心。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胡江澎 摄

“村里环境好了,我的小店生意也好不了不少。”与邓长征面包店紧挨的是梁远枢的家,祖祖辈辈在曹边村生活,今年65岁的他对曹边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改造得好啊,这也是我们子孙的福气。”

“南区街道拟开发湖州山的登山通道,未来整个南区将形成农文旅示范带。”望着不远处海拔300米左右的湖州山,南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春鸿憧憬道,南区将以打造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示范样板,让村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示范带动群众共同参与,推动农房风貌从“一片美”向“全域美”提升,逐步实现农村全域存量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区街道将呈现出一幅更加美丽宜居宜游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  张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