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区街道启用小区便民回收驿站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中山南区

近日,在南区街道城南社区祈安苑小区内,68岁的培叔拿着4个废弃电风扇来到新设立的便民回收驿站,按照公开透明的价格卖了8元,收到钱后他开心地笑了。

祈安苑小区有6000多名住户,不少家庭有囤积废品的习惯。当天,由中山市供销新宝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市住房保障事务中心、城南社区合力设置的便民回收驿站正式启用,为小区住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居民心声:

楼下有了回收点,生活更便利又安全

培叔住在祈安苑小区3栋,年前,因囤积废品,楼下有一户人家不慎失火。虽然废品被烧光,但幸运的是发现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提起这场大火,培叔至今心有余悸。年后,他组织家人清理了囤积的废品,把家里空间腾了出来。“当时我拉着板车,走了半个小时才到回收中心,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楼下就有固定地方回收。”培叔笑着说,“当时拉过去的一堆塑料瓶、纸皮才卖了六七块钱。”

站在小区崭新的便民回收驿站前,梁姨仔细研究着回收价格:“黄板纸5毛,花纸4毛,书纸4毛……”觉得价格还算公道后,她匆匆回家收拾废品。刚从外面买完菜回来的陶小姐也拿着一堆废品排队等待称重。她表示,废弃物堆积在家里、楼道间,不仅存在消防隐患,还容易滋生蚊虫、产生恶臭。“有了这个便民服务驿站,希望今后环境能好一些。”陶小姐说。

社区破局:

疏堵结合,解决“老大难”问题

“阿婶,你家的废品需不需要我们帮忙拿?”当天,祈安苑小区网格员雷颖敏忙得脚不沾地,有序组织居民进行废品回收。

废品回收、堆积一直是困扰社区党委的“老大难”问题。“不少家庭囤积废品,家里摆不下就摆到楼道间,楼道间摆不下就堆到小区草丛里。小区本来就不大,这样的人居环境实在让人头疼。”雷颖敏说。此前,社区曾尝试联络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但因居民在家时间不一致,效果不佳。此外,一些“收买佬”上门回收时会压秤,导致居民宁愿自己拉着小推车去远处的回收站点,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

年后,城南社区联合中山市供销新宝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在小区内设立便民回收驿站,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废品堆积问题。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简小莉表示:“在南区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我们希望通过与供销社合力打造的方式,让居民能够每周清,甚至日日清,减少家里的杂物,降低消防安全隐患。现在‘百千万工程’正在推进,改善人居环境就应该从每个家庭的清洁卫生做起。”

积极探索:

回收点进公租房小区,服务千万家

在大多数居民最关心的回收价格问题上,中山市供销新宝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修剑回应:“我们的上游是大型废品打包站,根据他们给的价格,我们会进行微调,在维持公司基本运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让利于民。”

陈修剑还提到,此次合作为可再生资源回收打开了新思路:“以前我们很难进入小区,因为需要经过物业、业委会的同意。这次合作发现,公租房小区非常适合设立回收点,只要有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开展,而且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近年来,市供销社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助力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市供销社依托中山市供销新宝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创建“线下站点、线上预约、后端分拣,规范管理、全程溯源、数据共享”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该公司已在中山市多个镇街建立了便民回收驿站和分拣中转站,累计回收各类可回收物达5000多吨。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