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黄圃镇新地村鳗埒涌水质转好,环境提升。记者 缪晓剑 摄
按照《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总体工作方案》要求,2024年底我市城镇建成区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记者日前走访黄圃镇七宅涌、鳗埒涌两处黑臭水体治理现场,发现昔日发黑发臭的“龙须沟”,通过控源截污、疏通水系、清淤疏浚、河岸整治等组合拳,已经清水长流、焕然一新,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昔日垃圾漂浮,今朝水清岸美
七宅涌位于石军村,呈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平均宽度约6.5米。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七宅涌河道宽阔,河水清清,岸上凤凰树随风摇摆,水中美人蕉迎风绽放,硬化的路面平坦开阔,整治后的民房焕然一新。村民们坐在岸边桥头闲聊,吹风,赏鲜花。
数年前,这条河垃圾漂浮,“肮脏发黑的河水发出阵阵恶臭,河边违建处处可见,一下雨土路就没法走,蚊虫滋生,沿岸村民很痛苦,”村民黄钜胜说,“如今水清了,河美了,路好走了,吃完晚饭在河边散步,心情也舒畅了。”
黄圃镇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张传辉接受采访时表示,整治前的七宅涌最窄处只剩1米多,河水成为死水,蝇虫滋生,恶臭弥漫,群众意见很大。我市启动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后,镇、村对七宅涌实施第一期整治,在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下,拆除违章搭建30多处,清理侵占河道垃圾130多处,通过对河道清淤疏浚、修复岸墙、铺设道路、建造护栏、种植植物、描绘墙画等方式,打造七宅涌近千米绿美岸线。
石军村宣传委员冼国华表示,七宅涌的整治为石军村乃至整个“横石岛”带来了不少客流,“这里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交通联络站的旧址。沿着七宅涌河岸一直走,可以欣赏创意手绘墙,一幅幅画着红色文化、移风易俗、农耕文化等场景的创意画作,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臭水沟变身“情侣路”
鳗埒涌起点为鳗埒水闸,终点为顷二节制闸,长3.3公里,平均宽度10米。河涌流域范围内包含樱雪蓝悦湾、荔园新天地等5个小区和200多家企业。河涌整治前水质为劣Ⅴ类,重度黑臭,污染来源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河道内黑臭底泥造成的内源污染。整治后的鳗埒涌如今环境优美,河边的富溢路改造后成为当地居民散步的好去处。记者现场看到,富溢路干净整洁,周边绿树成荫,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散步和休闲。特别是晚上,这里成为了情侣们约会的浪漫地方,被称为黄圃版“情侣路”。
张传辉表示,鳗埒涌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在2022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新建截污管道10890米,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管道9336米,完成企业雨污分流改144家,小区雨污分流改造5个,城市面源整治293家,并完成全段河涌清淤。目前正在开展岸线提升工程,鳗埒涌沿线路段同步开展环境提升工程,包括清洗修复断裂损坏的沿河护栏、砖面、树池,重新施划模糊不清的道路标线,清理下水管道,统一垃圾桶样式,对沿河两岸进行绿化美化,加强日常维护保洁等,切实提升鳗埒涌沿线风貌。
新地村党委副书记何淑卿表示,经过整治鳗埒涌的水体颜色得到明显改善,曾经浑浊散发异味的河水如今变得清澈,难闻气味基本消失,沿岸居民不再受到恶臭困扰,“目前直排河涌的污水管已截断,正在实施污水接入处理厂工程,到时候河涌水质就将整体上改观,我们沿着鳗埒涌打造了一系列景观带和休闲步道,河岸如今成为居民休闲散步、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记者 王伟 缪晓剑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