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东凤镇民乐社区党委书记麦国锐汇报了民乐社区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升级工作情况。

东凤镇民乐社区党委书记麦国锐。记者 夏升权 摄
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180亩
东凤镇民乐社区辖区内有企业735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开发,大多数企业都在早期建设的低效锌铁棚中成长起来。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为此,民乐社区率先行动,对一块51亩的集体所有工业用地(和合工业园)进行了改造升级,该项目也成为全市首个获批的“三旧改造”项目。
此后,社区乘胜追击,大力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效能与效益。自2022年以来,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180亩,成功实现“低效地”向“高产田”的转变,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现代化、高标准高品质工业厂房,为东凤镇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工改”带来土地的“新生”,也让民乐社区实现“蝶变”,2024年民乐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6045万元,比2023年增加1955万元,增幅达47.7%,集体经济得到显著提升。
“工改”政策红利
助力社区从“想改”迈向“能改”
和合工业园是民乐社区早期建设的集体工业厂房之一。改造前,厂房为单层锌铁棚,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不足0.8。自2007年建成使用,改造前分租给12家企业,年亩均产值仅176万元,亩均税收6万元,产能极为低下,与该区域超300万元/亩的工业地价相比,土地产出与价值严重失衡。
“社区虽有改造决心,但面临资金不足,社区居民不了解、不支持等重重困难,改造工作举步维艰。”麦国锐表示,得益于市“工改”政策中关于贷款贴息补助的政策支持,大大缓解了集体资金压力,社区也成功实现了拆除老旧建筑,建设现代化工业厂房的目标。
改造后的和合工业园焕然一新,不仅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还大幅提升了产能和效益。2024年,该工业用地为集体带来2000万元的租金收入,相比2023年增加了1600万元,是原来的5倍,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后续的产业升级和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连片规划落地
“破旧立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早期的粗放式发展,让民乐社区与其他早期开发的工业园区一样,存在布局混乱、空间利用率低、维修成本高、租金收入微薄等问题。”麦国锐介绍,以和合工业园“工改”项目为例,该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但锌铁棚厂房无退让,停车位不足,交通拥堵混乱,周边环境脏乱差,还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
项目改造完成后,有了足够的道路退让、充足停车位、合理消防间距,并引入智慧停车管理,厂房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解决了车辆停放和装卸货空间问题,周边交通秩序井然。此外,社区还利用“工改”释放的空间,在项目周边规划建设了39亩的桥下空间健身体育公园,深受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好评。
3年来,民乐社区共推动9宗企业用地项目改造,面积超80亩,众多企业通过“工改”实现增资扩产,辖区内工业投资和企业技改投入大幅增长。麦国锐表示,民乐社区将把“工改”与美丽宜居社区建设融合,做好招商引才工作,围绕产业布局、群众生活、休闲景观等全面规划,大力推进“五个美丽”建设,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记者 陈雪琴 黄启艳 王帆 王蔚然 余兆宇 见习生 张景天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