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墙” 历史“入画”
阜沙镇师生发挥特长以“小画笔”扮靓大环境
发布时间:2024-12-24 来源:中山日报


   师生巧手“扮靓”农民工具房。  受访者供图

一只憨态可掬的功夫熊猫横踏在郁郁葱葱的两根竹子中间练功,一旁一条罗非鱼正拿着喇叭冲它喊话……上个周末,经过20名师生的巧手创作,位于阜沙镇东阜高速公路出口的两间农民工具房的外墙面,出现了一幅生动的彩绘,吸引行人驻足欣赏。

近日,阜沙镇教育线美术科组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美化活动。来自该镇的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发挥专业所长,结合阜沙的水乡文化、村居特色,以“小画笔”扮靓大环境。

■师生巧手“扮靓”农民工具房

阜沙镇教体中心专干郑海波介绍,12月上旬阜沙镇教体中心从卫民村委会了解美化农民工具房的需求后,提前踩点了解情况,设计好彩绘思路。12月21日上午,镇教体中心组织美术科组老师带领20多名小学生为这两间农民工具房进行彩绘。

当日现场,师生紧张地忙碌着,他们调颜料、勾轮廓、涂色彩……大约3小时后,一幅涉及阜沙文旅ip、童趣十足的图画便呈现在众人眼前。郑海波表示,农民工具铁皮房原来就是以绿色为底,他们在构思时便联想到功夫熊猫在竹林里练功的场景。同时,还结合阜沙文旅IP“阜沙小非”形象设计了督促熊猫练功的场景。

绘画完成后,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欣赏,对这充满创意和美感的画作赞不绝口。一位居民表示:“以前两间农民工具房立在高速出口,既突兀也不美观,现在经过老师和学生的巧手打扮,不仅增添了艺术气息,还宣传了阜沙的特色文化,真不错!”

■以水乡文化为主题的墙绘纷纷亮相

连日来,经过阜沙镇美术老师和学生的妙笔巧绘,一幅幅以阜沙水乡文化为主题的墙绘在该镇内不同的角落精彩亮相。

日前,美术科组的老师们走进阜沙镇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的一条美丽示范主街阜建路,为道路两旁原本不起眼的电箱披上艺术的外衣。他们运用水墨画技法,在电箱上呈现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作。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们融入了“浮虚春涛”“水乡船行”“阜沙小非”IP形象等阜沙人文历史元素,将阜沙镇的水乡特色和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阜沙中心市场,该镇美术科组老师们则结合实际情况,带领阜沙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共同绘制出超治愈的“彩虹楼梯”,使得原本暗沉不起眼的水泥楼梯摇身一变,映在地面的靓丽彩虹。

据介绍,为深入推进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提质行动,11月底以来,阜沙镇教育线美术科组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美化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每周末会利用半天时间前往街道或村里进行墙绘,至今已出动师生80多人次,共完成20多处墙绘。

“我们一般会针对有美化需求的点位,提前了解情况,结合阜沙镇村人文历史底蕴、周边环境进行设计,然后用电脑绘制效果图。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组织师生前往目的地进行彩绘。”郑海波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当地造船厂变迁、农民交公粮等水乡文化历史为“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培育村阜东村进行墙绘。

阜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师生共创画作不仅展现了阜沙镇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也传递了师生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满腔热忱,为阜沙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速典型镇村培育建设贡献了专业力量。

记者 袁婵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