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以绿养绿,中山古镇镇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丨文明村镇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中山+

曾经野草比人还高、建筑垃圾遍布的防洪堤,成为了当地人气颇高的露营基地;昔日随处丢弃的年花年桔,重新扎根在土壤,成为了扮靓湿地公园的一道美丽风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中山市古镇镇通过“变废为宝”“以绿养绿”等创新举措,在美化镇容镇貌的同时,激发乡村振兴经济新活力,不断擦亮广东省文明镇的底色。近日,记者到古镇镇进行了现场走访。

盘活土地资源
“变废为宝”激发经济活力

绿地帐篷,江景落日……每到夜幕降临,位于西江边的泰榕里露营基地便渐渐热闹起来,人们在此撸串烧烤、谈天说地、吹着江风休闲散步,享受着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古三村村民区春凤一边喝着柠檬茶一边说:“除了本村人,其他镇街也有人慕名而来,有些到古镇洽谈生意的外国人也常来这里品尝咖啡,人气可高了!”

位于西江边的泰榕里露营基地。记者 缪晓剑 摄

古三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区汝恒介绍,村子紧邻西江,中顺大围贯穿而过,有着长达3公里的岸线。因地处水源保护区,西江沿岸的经营性企业被清拆,此后,这片占地几十亩的防洪堤与绿地便成为了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和不法分子偷倒垃圾、建筑材料的掩护地。

为将这块地“变废为宝”,古三村党委从实际出发,整合水土保持、治洪建绿、生态整治、美观环境等特点,投入1200万元打造了江滨公园,同时充分利用公园内场地资源,结合当地潮流文化,于2023年4月引入占地约10亩、有13块标准地块的泰榕里露营基地。

“我们以美丽乡村风貌、滨江碧道为招牌对外招商,第一次公开拍卖招租时,便有10家本土特色露营摊位商户抢先入驻,有的甚至一次性租了两个标准地块,涵盖了西餐、奶茶、啤酒等业态。”区汝恒说。

江野营地的经营者苏东强是抢先入驻的商户之一。他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商户都是本镇人,有些还是本村人,大家都十分看好这里的环境,所以选择在“家门口”创业。如今,经过一年的发展,露营基地已成为全镇有名的网红打卡点,累计产生约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创造100多个就业机会流总量超20万人次,极大激发了乡村振兴经济新活力。

区汝恒表示,接下来,村委将继续立足本村特色文化和生态资源,利用泰榕里露营基地旁的闲置空地推动二期建设,打造集儿童公园、运动场所、传统民俗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该项目已列入中山市“百千万工程”重点督办项目之一。

“过气”年桔再“就业”
“以绿养绿”美化人居环境

微风轻轻拂过雨后的树林,带来了迷人的花香,雨后的古镇灯都生态湿地公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彩画,将大自然的宁静与柔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古镇灯都生态湿地公园的年桔安置点。记者 缪晓剑 摄

“这片空地是今年专门用来安置废弃年桔的,一共35株,种下来2个多月了,全部成活!”在一片开阔的绿地上,身穿亮黄色雨衣的公园负责人谭伟俊指着一株株比人还高的年桔说,这是古镇镇把“过气”年桔物尽其用,“以绿养绿”美化环境的创新举措,也是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项具体行动。

春节摆放年花年桔,一直是中山人过年的传统习俗。今年元宵节前,古镇镇综合执法局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棵年花年桔被丢弃,给环卫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古镇镇快速行动,建立起由镇宣传办负责宣传,环卫部门负责回收转运,园林管理机构牵头种植的工作机制。农历正月十三,古镇镇通过官微发出“年花年桔莫乱扔 回收利用焕新生”倡议,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正在公园散步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处理自家的“过气”年桔时,总要纠结一番,不丢养不活,丢了既浪费又影响环境,现在看到年桔有了“安家之所”,她打心底高兴。

谭伟俊表示,安置年桔的区域被命名为“焕新林”,随着3月22日“平安林”和“守护林”的完工,全镇在灯都生态湿地公园规划的镇一级主题林即九大主题林已全部种植完毕。在这片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主题林里,紫荆盛开、杜鹃绽放、樱花明媚、桃花灼灼的美好景象将逐一呈现,成为古镇人出游赏花的打卡点。

除了镇一级主题林外,古镇镇其他有条件的村居也相应建设了主题林,实现一村一园、一街一景,逐步形成“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宜居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全镇至今已有4000多人次参加了40多场主题植树活动,种下各类绿植约6万株,为“百千万工程”赋绿能、添绿彩。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