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上8时,中山市三角镇旭日御华庭小区内灯火通明。刚加完班的业主王小姐骑着电动自行车返回小区,发现仍有充裕的停车位可供选择。她熟练地停好车,插上充电线,扫码启动后,安心往自己家方向走去。“新停车棚太方便了,晚归也不用担心电动自行车没电,明天上班有着落了。”王小姐对新设的停车棚赞不绝口。

三角镇新建的停车棚。通讯员供图
谁能想到,半年前的旭日御华庭小区居民还饱受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充电难等问题困扰,小区环境杂乱无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市纪委监委指导下,市集中整治办深化应用群众点题机制,通过联动市“12345”政务热线、民生类自媒体,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三角镇旭日御华庭小区停车充电难问题转交三角镇纪委跟进。三角镇纪委立足监督首责,紧扣《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持续监督推动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为居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小区未规划车位 电动自行车陷“无处安放”困局
时间回到2024年8月,群众反映旭日御华庭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三角镇纪委马上了解情况,同步现场核实。
“小区建成时未规划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停车难题愈发严重。”三角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9栋、12栋,由于地下车库未连通且停车不便,电动自行车大量停放在一楼大堂和道路两侧,引发小区业主不满,邻里产生矛盾。
“因为充电位置少,加上居民用电成本更低,有部分居民拉线、飞线到一楼公共区域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在大堂这种半封闭空间乌泱泱停了一片,看着险象环生。”小区物业主管回忆。
整改并非易事。“小区公共空间有限,地下停车场少量充电桩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部分居民随意停车,地下停车场利用率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三角镇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纪检部门下沉监督 推动小区新增200个停车位
在市纪委监委指导下,三角镇纪委迅速行动,多次深入现场督导,并广泛走访群众,充分征求业主意见。“经过综合考虑,小区把两块闲置绿化用地改造成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新建停车棚按照消防要求配备了喷淋系统、屋顶遮阳棚及充电桩,新增约200个停车位,采用‘四边回廊式’布局,方便居民停车充电。”三角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经过整改,该小区9栋和12栋约88户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全部纳入停车棚管理,占道停车成为历史,停车位增量基本满足小区需求,居民充电便利性大幅提升。2024年9月完工后,经过多部门验收优化,小区建立起可持续管理机制。
2024年11月,在三角镇纪委和镇住建局等部门监督和推动下,小区成立业委会并更换了物业公司,小区绿化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小区还设置了专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长者们常常在里面下棋、聊天,其乐融融。
“现在小区有两处充电位,收费合理,方便又实惠。”小区居民李先生表示,“新建的200个电动自行车车位,让停车变得井然有序,小区环境也更加舒心宜人。”小区居民王小姐也表示,物业认真宣传了电动自行车带电池回家充电的危害,现在这种危险行为在小区内基本没有。
温情监督出实效 有效缓解停车充电难题
旭日御华庭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的成功整改,只是三角镇纪委推动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三角镇纪委整合镇、村两级纪检组织力量,采用联合监督、交叉监督等方式,共走访全镇35个小区。在此基础上,三角镇举一反三,以电动自行车存量和停车位差额为依据,精准排查出6个停车难问题突出的小区,聚焦停车难问题,逐一制定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三角镇纪委已推动镇内8个小区新增或翻新停车区域12处,新增停车位421个、充电端口335个、灭火设备86个,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停车和充电难题,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接下来,三角镇纪委将继续立足监督首责,聚焦民生难题,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