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镇街巡礼⑮ | 沙溪镇:下足“绣花功”为乡村“美颜”
发布时间:2024-11-22 来源:中山+

前不久,一颗篮球,让“沙溪”这个名字再次被全国观众知晓。这座小镇的精彩,远不止于此。从高空俯瞰,沙溪镇坐落在一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南侧是山峦起伏、青翠欲滴的凤凰山,北侧是蜿蜒流淌、岸绿景美的狮滘河。其间星罗棋布的楼房建筑与纵横交错的道路,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禀赋,加之持续在乡村风貌提升中“绣花”,沙溪镇不仅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更不断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沙溪镇副镇长彭泳勇介绍,沙溪镇坚持高位统筹、规划先行,将“三区协调、南山北水”战略作为沙溪镇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基点。具体而言,沙溪镇通过南边的凤凰山和北边的狮滘河两片示范带动全镇农文融合发展,通过东部经贸区、中部西部产业提升区以及北部生态区实现“产业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沙溪镇向纵深挺进。近年来,沙溪镇通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民同心同力
乡村向“美”而行

狮滘河被誉为沙溪镇圣狮村的“母亲河”。狮滘河上,碧水漾漾。一蓝黄红相间的绿道沿河而建,这条绿道有个特别的名字——“共建廊”。距离河边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块刻着“共建廊”字样的景观石。

圣狮村绿道沿江而建。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共建廊’,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居民群众共建的廊道。”圣狮村党委书记陈嘉庆介绍,得知圣狮村将滨河休闲走廊作为市、镇、村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时,圣狮村的10余户居民主动配合将房屋整拆,修建了“共建廊”。同时,圣狮村还在“共建廊”及其周边配套建设了休闲小广场,上新了一批运动休闲设施和文化活动空间。

如今,“共建廊”不仅成为圣狮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更成为了村民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色彩明亮的廊道上,村民们便三三两两聚集于此,或倚靠于廊栏上享受微风拂面的惬意,或漫步于廊道上聆听潺潺流水与鸟鸣交织的自然乐章。

整治后干净美丽的圣狮村广场。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陈嘉庆还透露,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无论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还是“三清三拆”工作,许多村民总是自发地跟随村委的脚步,自觉清理村庄卫生死角。“现在村里面改造得越来越漂亮了,像房前屋后的小空地、杂乱无章的建筑废料用地等都逐一变身为村里的环保垃圾房、美丽‘四小园’等。”陈嘉庆说。

11月8日,圣狮村举办了2024年敬老恳亲晚会,设宴200多席。久未返乡的华侨、港澳乡亲和在外工作的企业家借此机会看见家乡的变化,纷纷为圣狮村党委点赞。“他们都说感受到家乡在环境面貌等方面的进步,我们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对于群众有利的事情,我们就是要大胆地去做。”陈嘉庆说。

群众大力支持
农房“旧貌”换“新颜”

行走在圣狮村海傍街,可以看见不少农房已围蔽起来,楼前搭建了脚手架。这是眼下圣狮村正在持续开展的农房风貌提升工作。陈嘉庆介绍,圣狮村将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对整个村庄进行分批分段建设。其中,圣狮村村史馆附近区域涉及约七八十间农房,惠来街民俗文化街两侧的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已经完成,今年计划改造建设海傍街沿路及附近的30间农房。

“农房风貌提升不能千村一律,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都不同。我们都是按照实际情况尽量修旧如旧,保留原来的风貌,做好干净整洁的提升。”陈嘉庆透露,圣狮村主要通过发动村民自筹资金改造和发动商协筹集社会力量帮助村民改造两种渠道推进该项工作。记者留意到,惠来街民俗文化街两侧的农房,大多模样还是原先的模样,但外立面却洁净如新,各农房门前还添置了茶花树、龙血树等不少景观苗木。

“我们‘花小钱、办大事’,主要通过清、拆、洗、绿、美、改6个步骤来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和‘三清三拆’工作。”彭泳勇表示,今年年底前,沙溪镇龙瑞村和圣狮村两条“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将完成近250套农房风貌提升。与此同时,沙溪镇其余13条乡村也同步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和“三清三拆”工作。

彭泳勇透露,由于工作队会事先到村里逐门逐户走访,协商实施农房风貌提升方案,目前群众对沙溪镇该项工作支持率很高,进展很是顺利,“龙瑞村常年居住在香港、海外等地的居民听说村里在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很多人都主动和村里联系,协商沟通具体改造方案。”

游客纷至沓来
乡村文旅“旺”起来

11月16日一早,圣狮村党群服务中心斜对面的大榕树下就传来欢笑声。一场名为“【悦读·寻根】中山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二十四节气’——‘小雪’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40余对亲子参与其中。“这是一场研学游活动,不仅涵盖了读书分享、书法鉴赏、隆都美食品尝,还有乡村漫游。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脚步丈量家乡、了解家乡。”活动发起人、沙溪镇文联主席阮卓卿表示。

圣狮村举行亲子研学活动,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参与。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得知要到圣狮村开展研学游时,住在石岐街道的市民李木子当即为孩子报了名。“圣狮村是出了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孩子应该借这样的机会来了解一下。并且这两年沙溪的乡村风貌明显改善,很适合开展研学游。”李木子看着欢快奔跑的孩子笑着说。

这边活动热闹非凡,另一边,商户主冯超明正忙着接待客人。钟情于古村落的冯超明,偶然间来到圣狮村后,被狮滘河一河两岸的风光吸引,于今年3月在狮滘河边开了一家轻餐饮店,“太舒服了!尤其是坐在阳台上风吹过来的时候,河面涟漪微漾,对面落羽杉林葱郁飘摇,那种感觉很美好。”冯超明透露,随着圣狮村村容村貌的改善和文体旅盛事的开展,来到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的店也跟着旺起来。今年“四月八”的时候,店里更是座无虚席。

每到12点,圣狮村的肥婆粥店前总是排起长队,前来用餐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我在这里开了30多年了,看着村里的风景一年比一年靓,发展一年比一年好。现在来村里的人特别多,我们家的粥经常下午三四点钟就卖完了。”被大家亲切称为“肥婆”的阿姨笑着说。在肥婆粥店旁的小吃店和咖啡屋,生意同样兴旺,到了周末总是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


辑 汪佳  二审 王欣林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