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江苏省明基医院。清晨8点,李亚洲的左手臂扎入了1mm粗的针头,318分钟后,301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李亚洲体内流出。紧接着,这份生命的火种在24小时内送往河南郑州,为一位17岁的花季少女和她的家人带去生的希望。
30岁的李亚洲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南京市今年第133例、全国第138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居家休息2周后,他将返岗恢复一名“程序猿”的工作日常。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能匹配上,而且是全匹配”
李亚洲是苏宁易购的一名产品经理。7月19日,李亚洲收到了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通知,他坚定地回复道:“同意捐赠!”据了解,一般非血缘关系匹配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李亚洲这次的100%全匹配,更加难得。
为顺利完成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从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那一天起,李亚洲加强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管理,“以前偶尔还会熬夜,这段时间每天晚上10点就睡,下午6点和同事去公司健身房运动,保持清淡饮食。”
“心愿终于完成!”李亚洲长舒一口气,“我今年30岁,这是我而立之年最宝贵、最有意义的经历!”
住院期间,李亚洲收到了患者姐姐寄来的一封手写感谢信。“妈妈给了她第一生命,您给了她第二生命,让她将来有机会获得新生,有机会去感受未来,有机会能好好活着。……真幸运,我和妹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非血缘的亲哥哥。”
李亚洲的善举也感染了这位未曾谋面的“亲人”:“等妹妹移植完稳定一些,我也会去积极献血,签订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协议,希望将来有机会我能够像您一样救他人一命,把这份大爱传递下去,把活的希望传递下去。”
对方还随信寄赠了一部手机作为礼物表示感谢,李亚洲原封不动地退回了,“真的不需要,而且对方后续治疗还需要费用,不忍心让他们破费。”
“要继续传递爱和希望!”
其实,这不是李亚洲第一次配型成功。2015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的李亚洲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库。2020年底,红十字会联系李亚洲,告知其与一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配型成功,但后来患者选择了放弃。
说起捐献,李亚洲说,“开始告诉爸妈我要捐骨髓,他们还是挺担心的,害怕对身体有影响。”在详细了解了采集过程及捐献相关知识以后,家人表示支持他的选择。“我和妈妈说,如果我们没遇到这事就算了,可如果遇到了却不帮忙,我后半辈子都会自责的。”
“从小到大,我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有次爬山迷了路,晚上山里特别黑,多亏一位大伯开车送我到主干道。我想给大伯些油费,大伯说以后你帮助其他人就好了!”李亚洲感受到被帮助的温暖,也愿做一名接力者将善与爱传递。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达311万份,而我国仍有400多万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是我们体内的母细胞,也是万能细胞,是可复制的。”南京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人员周海燕介绍,“希望有更多18到40周岁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我们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库来,奉献爱心,传递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