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往期回顾 >> 正文
东凤镇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解读专题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发布时间:2023-02-22

2月22日,东凤镇人民政府举行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解读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东凤镇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介绍东凤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并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发展、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方面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合照.png

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东凤镇宣传办主任  吴宏安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中山市东凤镇人民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力推动东凤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东凤镇出台了关于推动东凤镇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东凤镇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总体概况,并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助力制造业企业发展、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等方面的问题答媒体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东凤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卢钢锋 

东凤镇党委委员                冼嘉涛 

东凤镇工科商务局局长      陈健行

东凤镇城建管理局局长      高敬钟

首先,请东凤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卢钢锋先生介绍东凤镇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有关情况。

卢_副本.png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东凤镇各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按照发布会安排,首先由我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实施背景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东凤镇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扭转疫情颓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促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5.06亿元,总量列位全市第7。

2023年,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从发展基础上看,东凤镇家底厚实、发展环境比较好。区位优势凸显,产业基础雄厚,拥有超1万家工业类商事主体、301家规上企业、51家亿元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镇。同时,东凤拥有一大批心怀家乡、可敬可爱的优秀企业家,他们是全镇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东凤的土地上谱写了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篇章。

从发展机遇上看,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达峰渡峰进展顺利,“双区”驱动、深中通道、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等政策红利释放。多重利好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迎来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各个兄弟镇街都铆足了劲,全力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进位争先。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赶考”之路绝不会是一路坦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解决很多困难和问题,如土地稀缺、产业层次低、高质量人才不足、固定资产投资疲软等因素制约了当前东凤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推动东凤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我镇出台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全力以赴解决好土地空间、人才劳动力、市场订单等企业面临的难题,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东凤镇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

二、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主要内容

1、坚定不移落实制造业当家。

大力引进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外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进一步支撑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做强做优。“一企一策”重点扶持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高成长性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年内确保工业投资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开展制造业降成本系列行动,严打二手房东等影响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为。持续推进质量强镇,深入推进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年内制定团体标准不少于5项;铁腕打击假冒伪劣,用质量擦亮“东凤质造”品牌。定制开发工业旅游线路,多方位多渠道展示东凤产品。

2、 坚定不移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

兼顾村民利益和改造成本,坚持改造与招商两手抓,严肃执法与依法补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快推进同安、安乐、民乐等连片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千亩连片改造园区。用好用透“工改”政策,大力推进和泰片区自主改造示范点,带动形成全面推进低效工业园区改造的强大合力,年内完成低效工业园拆除不少于1200亩。千方百计收储整备一批土地,为优质项目引进夯实基础。

3、坚定不移加快数字化转型。

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建企业数字经济联盟,坚持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现场会议,推广标杆应用示范经验。大力引进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让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有信心、有办法、有支持,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35家以上。大力支持美的、伊莱特、合胜、顶固、铁将军等重点企业创建数字化工厂(车间),抢占市场先机。

4、 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

实行领导带头招商机制,每名领导班子洽谈引进不少于1个项目。积极主动对接深圳“20+8”产业,组织精干队伍驻扎深圳,以商引商,以情引商,以利引商。梳理整合镇属企业、村集体、私人业主在内的全域招商资源,统一对外招商。年内镇领导带队到国(境)内外参展不少于6次,助力企业抢订单。全面梳理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完善项目联审制度和限时审批制度,促进项目上马再提速,确保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落地动工。

5、坚定不移弘扬企业家精神。

办好商会“商学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年内开展企业家培训5期。大力推进新生代企业家培育,依托商会、青企等平台,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座谈会(沙龙讲座),加强新老企业家互动交流,推动新生代有意愿、有能力“接棒”。

6、坚定不移吸引留住人才。

聚焦产业发展所需,搭建校企对接平台,着力引进一批企业急缺人才。加大技能人才培育力度,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建设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评价基地不少于2个。组织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定向培养计划,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80名以上。开展暖企春风招聘行动,组织开通员工专列、员工大巴等,主动出击到粤东西北、周边省份抢人。安排企业骨干员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名额80个,每周组织开展送文化进企业活动,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留住员工。

7、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党政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和“马上办”机制,组建镇村服务企业团队,随时响应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常态化走访联系企业、联系项目,每天走访企业、每周调度、每月完成发展任务。面向重点企业提供高端医疗服务和专窗通道,引进名中医工作室,进一步提升东凤医疗服务水平。升级优化“家门口政务”“企业管家”“延时服务”等一系列东凤政务服务品牌,打造更加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

8、 坚定不移畅通交通物流。

进一步发挥东凤北大门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北融”战略,加快南沙港铁路客运站场和高速出入口项目建设,推进东阜路、凤翔大道等13条干道支路的改造升级。全方位推进停车场(位)建设,年内新增停车位500个以上。推进“断头路”连通攻坚、拥堵节点治理等专项行动,确保拥堵指数下降3%。完成物流园区专项规划,强化物流企业管理,提升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9、坚定不移争创文明典范。

深入开展“爱我东凤齐文明,美丽家园争典范”主题创建活动,每周二由镇领导带队到所驻村居开展难点黑点执法攻坚。全方位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强化对乱扔、乱停、乱贴的溯源执法,强化农贸市场及周边整治,实现以管促建、以管提质的效果。坚持教育引导和严肃执法两手抓,打造105国道东凤段、东阜路综合整治示范点,实现中山“北大门”形象大提升。

10、坚定不移推进控源治污。

按照“控源、截污、补水”总体思路,标本兼治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年内完成管网建设不少于5公里。打造相互交通、循环流动的水系,提升内河涌的自净能力,年内实现重度黑臭河涌基本消除。完成同乐工业园片区河涌污染溯源清查6平方公里,划定区域铁腕开展“散乱污”整治,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产能企业。

三、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

2023年,东凤镇坚定扛起工业重镇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顶压前行,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重要时期,确保GDP增长6.5%。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扎扎实实办好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首战必胜的使命感奋力开好局起好步,抗压奋进“拼”、争分夺秒“抢”、攻坚克难“干”,坚决打好打赢每一场硬仗大仗,创造东凤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我坚信,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众志成城、团结奋斗下,一定能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实现东凤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宏安

谢谢卢钢锋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提问的媒体朋友先举手示意。

媒体问答

南方日报:近年来,东凤镇企业开办便利度连续多年位于全市前列,广受市场主体好评,请问东凤镇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发布后,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采取哪些重要举措呢?

卢_副本.png

东凤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卢钢锋 :

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东凤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工作要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东凤镇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全面释放发展潜能。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强化担当意识,牢固树立“服务与管理并重”的理念,以“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硬责任扛在肩上、作为硬任务抓在手上,不折不扣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头号工程”。

二是做精政务服务品牌。

深化管家服务,不断完善“提前介入、全程帮办、主动上门”的企业服务模式,主动围绕企业“工改”、人才引进、行政审批、员工安居等问题,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管家式服务,让“马上办”“一次办”“上门办”成为常态。创新服务方式,配套无“不”大厅,坚持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跨域通办等便民措施;提升“智慧大厅”服务能力,推进事项办理线上线下融合;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米”,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做优发展环境。

把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作为重塑东凤发展新优势的核心战略,逐步解决土地开发利用“碎片化”问题。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预计投入7.5亿元启动东阜路拓宽、同吉路升级改造等13项建设改造工程,总长度超33公里,进一步联通北部镇街和105国道以及广珠西线、广中江高速出入口,大幅提升对外交通能力,提升我镇区位条件。启动9条群众反映突出的镇内断头路、破旧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推动四埒涌路升级改造、新东和路建设等惠民惠企工程项目落地建成,提高镇内路网的整体功能与效率。

四是做强数字赋能平台

我镇智慧城镇建设成效获得省市高度肯定,今年,我们将继续发挥智慧城镇建设管理平台在基层治理、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优势,重点围绕“城市建设、产业经济、社会综治、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公有资产管理”七大专题应用体系建设,推动更多业务、更多数据向智慧城镇运行管理平台汇聚融合,打造“一网统筹、一图统管、一屏感知、多元共治”的数字治理模式,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谢谢大家!

中山日报:东凤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打造文明典范”,请问东凤镇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方面有哪些举措?

微信图片_20230222161136_副本.png

东凤镇党委委员  冼嘉涛:

谢谢您的提问。

1月9日,中山高规格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对照市委的部署,东凤镇将在推进全民创建、狠抓问题整治、擦亮创建品牌、健全机制四个方面发力,为中山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东凤力量。

一是推进全民创建,凝聚创建合力。

精心组织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中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22市民文明手册》和《“门前三包”温馨提示》等,切实提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群众提升文明素养。结合“中山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家谈”入户调查,向群众宣传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意义,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群众对创文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在新闻发布平台设置“文明创建红黑榜”,点赞文明行为、曝光问题黑点,加强社会监督。

二是狠抓问题整治,全力补齐短板。

深入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大行动”,扎实开展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放、广告随意贴、擅自乱搭建等问题整治。突出抓好清洁“北大门”行动,集中力量整治105国道主干道沿线违法建筑、违规广告牌、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问题。打好“刚柔”组合拳,广泛开展教育引导,督促住宅和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引导群众配合开展“三线整治”;对于屡劝不听、屡教不改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普法和执法力度,及时曝光负面案例,做到执法一宗、警示一片。

三是擦亮创建品牌,推动提质增效。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级阵地,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8+N”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专业化特色志愿服务,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深化拓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细胞创建,挖掘身边的典型,激发向上向善力量。鼓励村(社区)将文明创建纳入村规民约、纳入积分管理,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参与公共事务,形成基层治理新风貌。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实现常态长效。

建立联合巡查检查工作机制,定期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检查,通过文明创建周例会对检查反馈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分析研判,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抓好落实整改。充分发挥我镇智慧城镇运行管理平台的优势,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网格员日常巡查,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快速反馈、整改各类环境卫生及公共秩序问题,高效跟踪整改进度,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质提速。

谢谢大家!

中山广播电视台:东凤镇有深厚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在“制造业当家”的大背景下,东凤镇将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

陈.png

东凤镇工科商务局局长  陈健行:

谢谢您的提问。

东凤镇以制造业立镇,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曾获得“中国小家电专业镇”“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小家电全球采购基地”等荣誉,2021年获评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中山)”。2023年,东凤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持续落实领导干部驻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

发挥镇领导驻点企业的带头作用,继续开展企业走访、政企座谈会等服务企业活动,全面摸排企业在租金、订单、融资、人力资源需求等方面问题,并进行登记造册,安排专人跟踪落实,实现闭环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工改”“技改”等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综合运用惠企政策,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二是加强政企银合作

组织开展政企银座谈会,宣讲金融政策,针对企业发展实际提供“一企一策”帮扶,增加其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主动对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引导各大银行在东凤镇的分支机构围绕重大项目、纳税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智改数转”、高新技术企业等,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积极落实“数字贷”、“‘工改’贷”、科创贷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组建东凤企业数字化联盟,每周举办活动交流,组织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分享经验、邀请专家对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让企业“想转、敢转、会转”。持续宣传市数字化转型政策,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推动规上企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化为企业发展持续赋能。

四是着力做好全链条企业服务。

服务企业增资扩产,成立工业项目前期联审工作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项目联审例会,协调解决各审批环节的困难和问题,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协助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东凤小家电省外贸转型基地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精准服务引导企业多领域拓展外贸进出口业务,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精准招商,做强做大做优小家电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外溢产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谢谢大家!

今日东凤:市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到“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拓展产业空间”。请问东凤镇2023年在低效工业园改造方面将如何发力?

高敬钟_副本.png

东凤镇城建管理局局长 高敬钟:

谢谢您的提问。

要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全镇在新一年将抢抓机遇,精细化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加快腾挪产业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改出空间和未来。

一是紧盯前期拆除项目,提高招商建设服务水平。

密切跟进2022年已动工建设的9个“工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跟踪服务好相关村集体和企业,推动38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建成投产,助推我镇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镇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家电产业园建设。

敢啃“硬骨头”,主动科学谋划,推动集中连片改造升级。着力推动中山市北部智能家电产业园这一市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推进同乐片区两个村集体的连片改造项目,引导基础好、有潜力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工改”影响力。

聚焦东凤在“工改”工作中对企业腾挪的示范作用和“工改”的利好面,采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双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改”社会氛围。发挥企业家的自主宣传作用,通过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的标杆示范效果,在企业家圈子里形成“工改”潮流,扩大企业参与“工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狠抓反面典型,铁腕整治“小散乱污”企业,推动权利人主动升级改造低效工业厂房。

四是“拆建招”并重,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加快推进旧厂房拆除整理,腾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做好项目建设过程服务,落实安全生产和厂房投产。搭建专业化招商平台和人才队伍,汇总村企物业信息,畅通信息渠道,一对一制定招商方案,着力招引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拉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宏安

吴宏安_副本.png

由于时间关系,媒体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如有进一步想了解的内容,会后请与我们工作人员联系。

东凤镇推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是积极响应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呼吁东凤镇内企业主动投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来,奋力冲刺新的发展目标。在此,希望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东凤,深入宣传东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营造政企同心、共商发展以及社会积极关注、鼎力支持的良好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