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山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介绍了中山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整体情况。
为解决中山市家具行业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防治难题,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曾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共性工厂的理念。“共性工厂”的建设曾为中山市集中治污、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早期建设的“共性工厂”逐渐暴露出缺乏规划、建设理念滞后、建设类型单一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环保效益与示范带动效应。为改变这种局面,市生态环境局首创性地提出建设“共性产业园”。目前,第一批分布在中山市13个镇街的18个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正有序推进。
▲发布会现场。
共性产业园适用范围覆盖三大产业
共性产业园的理念脱胎于中山市“共性工厂”实践,以解决存量、减少总量、提升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其定义可以概括为:通过将同一产业或同一地区企业生产加工或设计等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产污环节聚集,实现集中生产、集中设计、集中治污、集中供热等,同时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最终实现产城融合。
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适用范围能覆盖三大产业。如第一产业可规划建设如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等形式的共性产业园,第三产业可规划建设如汽车维修、餐饮、小五金加工等行业的共性产业园。
共性产业园将全过程解决环保问题
杜敏表示,从共性工厂到共性产业园,是一场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与环保理念相结合的全新实践,更是产业未来发展规划和环保管理理念的一大升级。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
“共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解决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源头是指补齐完善中山市规划短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产业的聚集发展和绿色升级,有效解决中山市规划和产业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过程是指共性产业园将大大地减少污染源数量,有效地解决中山市执法监管力量不足,以及监管范围有限等过程监管问题。末端指的是将大量分散的治污设施实现集中治污,解决单个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治理效率低下等末端治理问题。
此外,共性产业园的建设还为中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配套。共性产业园的功能布局包括核心区、缓冲区、拓展区、辐射区。各个分区在空间分布与功能上协调有序,共同维护园区的高效运转。其中,核心区本质上是为本地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目的是集中解决产业园环保问题,达到拓展区企业进驻时“环保无忧,拎包入驻”的成效,是整个共性产业园的环保核心竞争力和环保名片,不以产值税收为主要目的。
标杆引领示范性文件正在编制
2022年推动共性产业园建设,市生态环境局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编制规划。全面启动《中山市“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全国第一个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产业园规划,具有标杆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印发工作指引。2022年3月16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中山市共性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引(试行)》。该《指引》包含了导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支持政策、附则四个篇章,是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首个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的指引文件,将起到引导共性产业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践行集约、低碳发展理念,推动落实空间布局要求的作用。
三是分片推进建设。印发《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推进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方案》,采取局领导分片联系的工作方式,指导推进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
四是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小榄镇人民政府成立“推进小榄北区高端环保产业园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示范建设进程。
五是研究配套服务工作。研究共性产业园有关环保行政许可和后续执法监管等配套工作。
据了解,共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已列入2022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第一批分布在全市13个镇街的18个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正有序推进。其中,部分镇街项目将在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其他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起示范性作用。
杜敏表示,共性产业园模式的实践应用将为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融合升级、实现减污降碳发挥更大作用。下阶段,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做好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研究解决规划建设、行政许可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动集中治污理念落地见成效,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