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之年。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山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相关情况,16日上午,中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山“八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情况,并就有关方面答记者问。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中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沁润人心,上下联动、通力合作,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普法大格局,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山在2022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
目前,中山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88户,“法律明白人”1083人,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4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企业189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3个,省级法治文化公园2个,其中市法治文化公园获评“全省十佳法治文化公园”。我市“民天卫士陪餐项目”、“交通安全文化宣讲联盟”、“普法助力垃圾分类”、“校园星火”工程、四维体验式普法等项目被评为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优秀普法项目。
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山是如何落实的?
市普法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陈玉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遵守党规国法为目标,是“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内容之一。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指导督促各镇街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市委党校重点课程,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学深悟透做实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将其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转化为法治中山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精彩演绎,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大作用,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同国家法律学习宣传的衔接协调,不断提升党内法规的知晓率和普及率。把党内法规宣传教育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执规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贯穿于党内法规的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推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动全党遵规守纪,抓好党内法规贯彻实施,推动党内治理法治化。
三是抓好清单制度贯彻落实。按照《意见》要求,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改革、制造业当家等八大重点争一流、创一流,突出中山特色,制定中山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指导市直各单位、各镇街制定清单。将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学习纳入中山市学法考试平台。扎实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推动“双百”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列入法治中山建设考评指标、依法行政和政务诚信考核指标,列入中山“八五”普法规划评估检查内容,列入全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内容。及时总结宣传各镇街各单位贯彻落实《意见》的情况,并向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报送相关情况。
记者:请问市总工会是如何把普法与工会业务深度融合,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市总工会副主席吴焕湘:“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市总工会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聚集职工学法用法需求,认真履行维权职责,强化源头治理,一体化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助力职工提升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用活资源,拓展工会普法覆盖面。我们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优势,在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设立《中山工人》《工事工办》等专栏,每月安排工会律师做客节目进行专题解读,并在“两微一端”开展职工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开辟“民法典学堂”等栏目发布法律知识,录制推送普法宣传小视频。以“法律服务直通车”为载体,组织开展“职工法学堂”活动,并充分运用丰富的教育引导活动形式,将法律知识送进企业,送到职工身边。2021年以来,我们举办法治宣传讲座近150场,普法活动200场次。
二是畅通渠道,提供工会法律服务。我们建立规范标准的职工诉求响应机制,通过整合智慧工会、12351工会热线、职工服务窗口等线上线下职工诉求反馈渠道,对职工诉求“一站式”受理响应,第一时间回应职工关切。同时,我们构建“三位一体”法律服务格局,在市级建立工会法律服务中心、镇街级建立29个法律服务站点、村(社区)和工业园区聘任124名工会法律顾问,实现镇街工会法律服务全覆盖,为职工提供专业化、零距离、全覆盖的法律服务。
三是拓展连接,推动普法工作纵深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工会+法院”“工会+仲裁”“工会+律师”等机制作用,引入专业律师,聘请专职调解员,建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并以此为统筹,通过整合诉调对接工作室、三方联调中心等资源,完善覆盖劳资纠纷处置全过程的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机制,及时化解、妥善调处劳资纠纷,为职工维权提供专业化便捷服务。同时,我们建立社工服务辅助机制,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参与普法宣传与职工维权工作。安排工会社工对12351职工服务热线个案进行后续跟进、探访,建立健全个案记录,协助职工申请法律援助或困难救助,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对职工的心理疏导,要求工会社工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和法律解释相结合的方式介入个案,在引导职工科学、合理维权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困扰。
记者:税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各界对于税务部门的工作也比较关心。请问市税务局在优化税收普法、执法等方面是怎么做的?
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副局长林昊:一直以来,市税务局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力求以更全面的内容、更新颖的形式、更多元的渠道开展税收宣传普法。
一是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持续提升税收普法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依托“中山税务”微信公众号,我们打造了“局长带你办”“税碎念”等一批具有中山特色的税收普法品牌,通过短视频、动漫、长图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税费政策利好以及各类便民办税举措,目前“中山税务”微信公众号拥有订阅粉丝量已超30万。线上直播课“纳税人学堂”每月开讲,聚焦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社保费缴纳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每期直播课在线培训超6万人次。近期,我们就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关注的热点涉税问题,联合珠海、江门税务部门,推出“共迎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税收普法直播,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在线观看。近年来,市税务局一批普法作品也收获了社会大众和专业评审的认可,如:以税收优惠助力残疾人创业就业为主题的视频《平凡的力量》斩获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电影大赛金奖;税收公益广告《可能》《别样精彩》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中获新锐作品奖。
二是积极汇聚各方税收普法力量,壮大税收普法“朋友圈”。针对民营企业所想所盼,今年3月以来,市税务局与市工商联联合开展“税商携手益企行”活动,聘任23名商(协)会负责人和民营企业家担任“税收营商环境首席观察员”。市税务局与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走访企业181户,召开税商企座谈会、组织开放日和讲座沙龙等特色活动49场次,在商(协)会布局设置税费服务驿站13个,解决企业在税费政策落实、征管执法、服务规范、法律救济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目前,全市共建设税费服务驿站超过310个,广泛分布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业园区、商圈、商会、银行等场所,满足广大市民的涉税咨询、常见业务就近办理需求。
三是探索轻微违法“首违不罚”,进一步推广在执法过程中普法的“柔性执法”方式。我们推出《税收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告知承诺书》,有效教育、引导纳税人自觉遵法守法,切实推动税收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制度在基层实体化落地。截至2023年10月31日,累计对超过3.1万户次纳税人给予“首违不罚”。
记者:请问市农业农村局是如何发挥普法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振兴、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敏华:“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构建和谐的“三农”法治氛围。
一、强化普法保障作用,守护农业农村安全稳定。一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法,提高农民守法生产意识,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99.9%以上;二抓动物防疫安全普法,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抓农业安全生产普法,近三年农业领域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二、强化普法支撑作用,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是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将农业品牌建设融入业务培训中,推动石岐鸽、神湾菠萝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称号,擦亮中山农产品品牌;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开设“大讲堂”,举办“大擂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共建成27条特色精品示范村,79条美丽宜居示范村;三是聚焦强农惠农政策法规宣传,推动政策成果惠及更多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16.21亿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12元,同比增长5.2%。
三、强化普法引领作用,提升农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能力。一在宪法和民法典宣传上下功夫,送法下乡、送“典”上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二在宅基地及承包地政策法规宣贯上下功夫,向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开展专题宣讲,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三在乡村治理上下功夫,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共建成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省级78个,培育示范户188名,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