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学生都爱给中山这位老师写小纸条!背后故事很暖→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中山+

“这是我刚到高家基小学时,孩子们给我画的画。孩子们总喜欢给我塞纸条之类的小东西,在上面偷偷向我倾诉自己的小秘密,这些我都一直保存着。”在办公室里,中山市石岐高家基小学校长、德育高级教师郑结霞向记者展示学生们赠送的画作和小纸条,眼里饱含珍重。纸张褶皱泛黄,对她而言,是珍贵的回忆,更是她教育生涯的荣耀见证。

郑结霞一直保存着学生们赠送的画作和小纸条。 记者 文波 摄

思政育人:
启迪心灵,引领成长

“我喜欢教书,和孩子在一起让我感到幸福、快乐。”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里,郑结霞在思政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不仅追求思政课的特色与魅力,更希望通过这类课程,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她坚持“灌中有启,启中有灌”的教学理念,既注重知识的灌输,又重视思维的启发。自2015年8月主管学校全面工作以来,她坚持每周为全校学生上思政课,与3800多位孩子分享人生的智慧。

她的思政课总是独具匠心、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浪’什么?去哪里‘浪’?在‘浪’的过程中看到什么?”这些富有新意的问题,就出自她的道德与法治课《带你们去“浪”一回》。她顺应学生的追潮心理,把严肃的道德教育转化为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话题,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意识,鼓励他们勇敢地走进社会。“比如我人生中第一次献血的经历,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家人同事如何关心和帮助我,这些都能成为我课程的灵感和素材。”她说。她喜欢将生活小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这种接地气、贴近儿童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孩子们在一节又一节课堂中得到熏陶。

郑结霞讲述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 记者 文波 摄

“郑校长的语言是儿童化的,就像一个知心姐姐,带领孩子们闲谈着、收获着。”这是学校老师对郑结霞思政课程的印象和评价。

以爱施教:
关怀至上,向生命处用心

在郑结霞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她先后在石岐街道7所学校工作过,期间任教过音乐、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不管在哪所学校工作、任教哪门学科,她都满心满意装着孩子,用爱和关怀温暖每一位学生。

她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她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她接管全校教师望而生畏的“问题班”,大力开展情感教育,从抓班干部培养入手扭转班风,展示师爱魅力;她设置“心愿箱”,让学生把心愿写下,投进学校专门设立的信箱,动员心理组老师走近“问题”学生,走进“问题”家庭;她带领全校班主任积极探索“师生关系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课题,无微不至地关注学生成长……在她看来,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其他课程,“传道授业解惑”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如何培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

这种无私的付出,也为她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深厚爱戴。最让她感动的是2021年11月离开学校时的欢送会,“欢送会上孩子们以哭、泪表达着不舍的情感。在我离开后,有的同学还要求家长专门到现任学校来看我。正是这样一种感情,促使我更加热爱工作,即使很累很苦的时候,想起孩子们,心里总会充满暖意。”她动情地说道,眼角不禁湿润。

勤学善思:
乐享其中,求是创新

谈起三十余年的执教生涯,郑结霞感慨万千。“多年来,我一直行走在阅读、思考、学习、实践的路上,也行走在实现个人成长、奔赴教育美好未来的路上。”郑结霞表示。

她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不仅自己不断学习进步,还带领其他老师一同成长。2023年,她担任市级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在不同区域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校长,实现中山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星火燎原”。

郑结霞深耕课堂,充分用好地方文化、校史和杰出校友的资源。2015年9月开始,她将学校周边的文化资源巧妙引进校园,归纳“博爱、包容、自信、创新”石岐文化精神特质,创设了德育校本课程。“我会组织孩子们外出研学,到周边的公园、博物馆走走看看;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带孩子们研究杏仁饼的制作和改良;设立每周方言日,在学校形成学说石岐话的良好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山,了解石岐。”郑结霞介绍。

容国团奖章给孩子们带来荣誉感。 记者 文波 摄

在高家基小学,郑结霞“因校制宜”,将乒乓球世界冠军、杰出校友江嘉良作为校史之星,以体育精神打造“乒乓娃”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榜样力量。“我们设计了‘乒乓娃’奖牌和吉祥物、将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曲《Hand ln Hand(手拉手)》作为上课铃,将江嘉良精神融入不同课程,通过这种‘追星’活动,培养孩子们渴望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郑结霞娓娓道来,眼里满是自豪。越来越多孩子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与德育滋养下,成为全面发展的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