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中山传统农耕习俗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香山少年报》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举行收割仪式、开展庆祝丰收活动的最佳节气。在中山的农耕文化中,丰收文化也是其中有趣的重要部分。

在南区街道曹边村的百亩之家农教生态园,种植着各种水稻品种,包括巨型稻、野生稻、再生稻等,面积达200多亩。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水稻生存、演化、发展史的立体平台,还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魅力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收割稻谷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记者 缪晓剑 摄

百亩之家负责人陈洁介绍了用蚌壳收割水稻和鞭春牛的习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依赖人力进行传统农耕,使用鼓风机、打稻机等工具。而珠三角地区的民众则因地制宜,利用锋利的河蚌壳收割水稻。此外,每年耕作开始时,农民们还会举行鞭春牛仪式,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编辑 林燕英  二审 江泽丰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