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姨靓唔靓女啊?对你好唔好啊?”“靓啊,对我好好啊。”近日,记者在位于石岐街道的乐善瑕美残疾人托养中心见到了“中山好人”张少慧,她正与患有唐氏综合征的特殊青年小周亲切互动,二人对着镜头做出拇指相触的动作。彼时正值托养中心的就业扶助课,看着学员们认真劳动的模样,张少慧的眼神里满是关爱。

20多年前,因为自己的孩子,张少慧接触到特殊群体志愿帮扶这项事业。不承想,这竟成为她始终如一的坚持。她与中山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中山智协”)的成员一起,温暖守护着中山的特殊群体,用奉献之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从“超人妈妈”到“温暖续航人”
1997年,张少慧的儿子彬彬被诊断为自闭症、智力残疾一级,生活不能自理。初遇这一困境,张少慧和许多特殊孩子的母亲一样,无助且迷茫。“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特殊群体。”张少慧告诉记者,四处辗转寻医、照顾孩子,她成了一位坚强乐观的“超人妈妈”。
最终,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让张少慧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那里,彬彬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逐渐好转,不仅学会了开口表达,还学会了洗衣、晾衣等简单家务,慢慢有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这时,她下定决心,接过志愿帮扶特殊群体的接力棒,将这份温情延续下去。
张少慧在该校家长互助会结识了境遇相同、怀有“让特殊孩子健康成长”同样心愿的朋友们,他们“抱团取暖”,通过筹集资金、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切实帮助了许多特殊儿童和困难家庭。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照顾特殊孩子是一件很辛苦、很迷茫的事。我们作为特殊孩子的父母,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苦难,所以才希望这些面对同样境遇的孩子和家庭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回忆起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说到动情之处,张少慧眼泛泪光。

儿子从中山特校毕业后,张少慧作为“温暖续航人”的脚步并未停止。2018年,中山智协成立,张少慧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过去6年多时间里,她积极推动“安心工程”公益保险项目,带领“智幸福”义工服务队奔赴各镇区实地探访,帮助困难智力残疾人家庭办理投保。此外,她还策划组织了“牵着蜗牛去散步”、智力残疾人厨艺大赛等多场公益活动,帮助智力残疾人融入社会,也让越来越多人愿意去了解、关爱和帮助这群“折翼天使”。
“学雷锋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
自助者,天助之;助人者,人助之。张少慧说:“我们智协的理念就是‘自助助人’。我们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正是这种真诚又朴素的想法,支撑着张少慧和中山智协的伙伴们在志愿帮扶智力残疾群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坚持了一个又一个年头。
“很多孩子18岁从特校毕业回家后,缺乏干预和训练,一下就回到解放前。”张少慧坚信,帮扶特殊群体是需要通盘考虑、持之以恒的漫长过程。2021年,在她的积极推动下,中山市乐善瑕美护理机构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机构以“托养一人,解放一家,温暖一方”为服务宗旨,为中重度智力残疾人士提供日间和夜间托养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0位残疾人学员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在托养中心,记者看到,学员们正专心致志地做一些简易的电子零配件加工,张少慧则在一旁悉心指导,不时与他们聊起近来琐事,气氛很是温馨。张少慧笑说,学员们不称她为“老师”或“副会长”,而是亲切地叫她“慧姨”。在她心中,这些孩子和自己已然是拥有深厚羁绊的亲人。

“团体里有她在真的很安心。尽管作为残疾人家属已经很辛苦了,她还是愿意帮助其他有需要、有困难的残疾人,出钱又出力,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在我心中,她就是这个时代的‘活雷锋’。”中山智协名誉会长、“广东好人”冯银娇对好友张少慧这样评价道。多年来,张少慧无私奉献,在志愿帮扶的道路上尽职尽责、精耕细作,用爱与温暖为特殊群体撑起了一片天,她的事迹便是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最好践行。
在张少慧看来,学雷锋并不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规定,也不是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做好事,从善言和善行出发,坚持下去就好了。”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