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育 >> 正文
校园集市、理财暑假作业……中山多所学校在趣味课程中提升“财经素养”
发布时间:2024-11-13 来源:香山少年报

校园集市、爱心义卖、理财暑假作业、财经主题讲座……记者姐姐近日走访中山多所学校,发现这些学校正通过富有创意的活动,带领同学们深入实践,了解更多理财知识,提升财经素养。

小榄镇埒西一小学:

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今年暑假,埒西一小学的同学们都收到了一本《智慧小财童假日实践手册》。假期结束时,这些手册都被同学们精心填写,每一页都承载着他们在理财智慧方面的成长与收获。

翻开小手册,里面设置了10个实践活动,从“学具小超市”的文创商品制作到暑假小当家,再到理财的初步探索和商场购物的小技巧,一系列活动巧妙地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到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

五(1)班的席梓萱同学表示:“因为这些活动,今年暑假变得更充实了。我通过实践了解了银行定期与活期存款的差异,还掌握了利率的基本知识。”

四(3)班的张宝滢同学也开心地表示:“我照顾妹妹,爸爸妈妈奖励了我200多元。我打算用这些钱来买些文具和书。”

小册子上还鼓励同学们动手制作新奇、有趣的学具。新学期,该校举行了“学具小超市”的展销会,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从商品制作到销售的全过程,不仅加深了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理解,还培养了理性消费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实践手册,在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书本知识和网络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在‘用中学’,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货币。”小榄镇埒西一小学校长黎康华说。

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

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财经素养

在竹秀园中心小学,每位同学都热衷于积累更多的“竹娃文化币”,以此提升自己的财经素养。学校内的财经知识学习、参与竹娃文化集市等活动已成为同学们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秀园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手工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在集市上进行交易。记者 冯明旻 摄

憨厚可爱的大熊猫、生机活力的仙人掌、朴实秀丽的校园校徽……竹秀园中心小学二(8)班黑板报下方挂满了同学们创作的墩绣作品。教师以集市创业实践活动的例子讲解“成本、定价、利润”等经济概念。“你会给自己的墩绣作品定什么价格呢?”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有的主张合理定价,有的主张定价应高于成本以获得利润。

竹秀园中心小学二(8)班黑板报下方挂满了同学们创作的墩绣作品。记者 冯明旻 摄

“为了让同学们懂得节俭、珍惜财富,我们设计了财经素养课题并融入课堂。”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吴丽欢介绍,学校引进财经素养协创中心的正规教材,以阶梯式方式打造校本课程,将财经素养与学科课堂融合。如与数学融合,让同学们学会算账,了解盈亏;与语文融合,让同学们认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正确价值观;与劳动课结合,让同学们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

学校还设立了“竹娃银行”,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创作“竹娃文化币”,并制定了奖励机制。记者 冯明旻 摄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竹娃银行”,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创作“竹娃文化币”,并制定了奖励机制。学校举办传统文化与财经素养相融合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学习“货币流通”的知识。以最近四年级承办的竹娃文化集市活动为例,同学们可以在集市上用“竹娃文化币”进行交易心仪的手工文创作品。“在集市上,我卖的是端午主题的盲盒。一个成本是5元,定价13元,总共赚取利润130元。”四(6)班的李知语同学说,这笔钱她打算用来给妈妈买生日礼物。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林燕英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