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布消息,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各中小学校将全面推进校园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且确保课间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鼓励学校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对此,家长们怎么看?2月21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接娃的家长,发现家长们普遍对这一改变表示支持。
“这个新规定好呀!”家住东区街道的家长鲁先生拍手称赞。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今年读四年级,从小就热爱运动,还曾拿过广东省小学跳绳比赛的一等奖。“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精力充沛,现在延长课间,能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走出教室,增加户外锻炼的时间,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也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
来自南朗街道的家长胡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自从新规实施后,女儿的运动热情明显高涨,放学后还会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越来越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我感觉孩子变得更有活力了,人也阳光开朗了不少。”胡女士还建议,学校可以设置多样化的锻炼项目,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王女士认为,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新规实施后,孩子的日常运动量大大增加,不仅体质变好了,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学习和休息相结合非常重要,文化课要认真学,体育锻炼也不能忽视。孩子每天在校的运动项目和时长,我希望体育老师能通过班级群告知家长,最好能制定一份周运动计划表,方便我们了解和配合。”
张先生的两个孩子都在港口镇的小学就读。在他看来,课间是调整身心、释放情绪的重要时段,将课间延长到15分钟,能让孩子们更充分地活动身体。“比如跳绳、打球或者自由游戏,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久坐带来的疲劳、预防近视,还能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跟小伙伴交流玩耍,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张先生提出,希望学校能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和指导,确保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运动。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