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省教育厅发布“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新规。自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中山市各中小学积极响应,纷纷推出实施方案,以确保同学们的校园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意味着,同学们拥有了更多时间来锻炼自己的体魄。
目前,新规落实的情况如何?同学、老师和家长们又有哪些反响?《香山少年报》记者深入中山多所学校进行实地探访。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Rock you!”激昂且充满力量的旋律在校园上空回荡。2月21日上午9时,西区翠景东方小学(以下简称“翠景东方小学”)的同学们集结在操场,每个人的右手稳稳地握着一颗篮球,在简短的队形队列变换后,精彩演绎了一套别具一格又活力四射的篮球操。

抛球击掌、胯下八字、腰间绕环、双手胸前传球……同学们全神贯注地控制手中的篮球,动作流畅自然、迅捷有力。这是翠景东方小学自编的特色篮球操,自2008年首次创编以来,几经改良,如今已成学校晨练的传统。
学校体育老师林仲意介绍,篮球运动与节奏感、趣味性、基本功密切相关,这套篮球操正是围绕这三个要点精心创编的。“让学生多拍球、多摸球,他的球感就能培养起来。这套操不仅能提升同学们对篮球和体育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节奏感、反应力和控制力,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

“我们还考虑在现有篮球操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技巧动作,如提前单手运球、左右手交替运球等。同时根据年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版本。”林仲意表示,随着校园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课间操,也应不断创新和完善。
记者采访获悉,随着“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的新规出台,翠景东方小学在课表作息、体育活动多元性等方面作了进一步优化。例如,在每天下午增设30分钟的大课间(特色活动时间),逢周三开展全校舞蹈大课;同时,将广播体操与篮球操、跑步操、短绳操等特色操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课间操体系;丰富课间10分钟“微运动”,开展国王游戏、平衡游戏等自创体育游戏。

这些积极的调整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许。该校五年级同学李嘉皓表示,自己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以往就能达到每天2小时。不过,课间操的不断丰富和创新让他印象深刻。“之前我跑步和打篮球专项都不太好,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篮球操、跑步操锻炼,我的耐力和技巧都变好了!”
另一位五年级同学徐梦倩也兴奋地说:“以往我们只有上午做操,现在下午也有了大课间,体育老师会带我们跑圈热身,还会组织各项体能训练……我们越来越喜爱运动了,感觉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了。”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