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育 >> 正文
一笔一划,绘出汉字之美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香山少年报》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提高和规范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传承优秀汉字文化等。近年来,中山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书法课堂和书写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魅力、品鉴书法内涵,写出一手好字。

趣味书法课让学子乐在其中

“鸟儿低着头的样子,大家想到了什么笔画?”11月1日,东区雍景园小学三(6)班的同学们在学校书法室仰贤斋内上每周一堂的书法课。这节课,学写笔画“横钩”。

给同学们上课的巫朝安老师是东区街道中小学书法中心教研组组长、书法学科带头人,教授书法已有17个年头。在他的课堂上,多媒体技术与书法教学相融,实时投屏展示作品、即时奖励点评作业等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上,巫老师抛出启发式问题,引导同学们先观察再思考后下笔。他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字的笔画、结构等特点。随后,他在投影下示范“横钩”书写要领——“起笔转折要切锋,钩画左下收笔”。

在巫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头正、身直、脚放平”,神情专注,手中的毛笔随心在宣纸上游走,先后写出了自己满意的“横钩”。

每一笔都是与汉字的有趣对话

汉字的一笔一划、一点一顿之间,皆蕴藏着无尽的艺术之美。写字,不但能感悟汉字的文化魅力,品味汉字的独特内涵,还跟中华民族的智慧进行了一场亲密接触。

在中山校园,同学们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已开始学习用硬笔写正楷字;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逐步掌握毛笔的执笔要领和书写姿势。从硬笔正楷到毛笔书法,同学们一步步感受着汉字的精妙与韵味。

雍景园小学三(6)班的陈恩宁分享了她的书法初体验:“刚开始时我写得并不好,但老师的鼓励让我信心倍增。”她发现,每一次练习书法,都像是在与汉字进行一场有趣的对话,总能发现新的乐趣和奥秘。

雍景园小学六(4)班的钟瑾欣是校书法队里的佼佼者,两年的书法练习让她收获满满:“书法不仅锻炼耐心和细心,更让我领略到汉字之美。在书写中,我渐渐了解到一个个汉字背后的故事,感受到它们的文化魅力。”钟瑾欣说,在书法的世界里,她学会了坚持和欣赏。

在墨香中感受文化自信

  记者姐姐了解到,中山一直在加强中小学的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以东区街道为例,早在2007年,该街道就把书法教育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2008年还成立了中小学书法中心教研组,让书法教育常态化——同学们不仅能在课堂上接受专业的书法指导,还能在课后参加书法兴趣小组或社团,从而写得更好,学得更精。

此外,中山还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汉字书写比赛、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书法比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让同学们能近距离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不断激发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热爱。

“规范的汉字书写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巫朝安说,写一手好字,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锻炼专注力、细心和耐心,更是对中华文化自信的一种展现;同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编辑 林燕英   二审 江泽丰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