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邮储银行 >> 正文
数字科技赋能!邮储银行大模型技术实现法律审查智能化
发布时间:2024-12-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银行业法律风险数字化转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经过努力探索,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大模型等新技术搭建智能法审辅助工具,让邮储银行法律审查用时提速超50%,迈出法律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邮储银行将法律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列入依法治行总体规划,确保对法律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投入、持续推进。2023年初,邮储银行组建由法律事务部、风险管理部、软件研发中心多部门共同协作的法律审查智能化项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依托法律审查人员过去三年积累的审查指引等“专家经验工具箱”、合同文本数据库与法律法规数据库,累计梳理4500余项标准法审意见,对3400余份合同等法律文件进行55,000余条专业标注,并借助开源大模型完成智能法审辅助工具的搭建,初步实现了对法律文本的语义理解并辅助提示部分法律风险。大模型的应用开创性地改变了银行业传统的法律审查方式,辅助提升了法律审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法律审查工作效率。该项目曾获“企业法治建设风险管控创新典型案例”。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在合同智能起草、履约管理、法律问答等领域利用大模型为法律风险防控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法律风险“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的工作质效,为银行业的法律审查提供可借鉴的创新经验。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