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是中山人的精神,“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三线”精神则是凉都人的精神。这精神融入血液,不断感召和激励着这个老牌工业城市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新活力,在转型道路上奋勇前进。
在六盘水的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落落大方地与记者交流,不遗余力地宣传着的六盘水的山山水水。2018年全国两会上,六盘水的市领导妙语连珠自创广告语“六盘水早春茶,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让人们认识了六盘水的绿茶;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政协代表余留芬的推荐,则让“人民小酒”成了全国“网红”。还有许多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走来的奋斗者,他们或研发室里埋头搞技术、或在山间种果养殖、或用文化形象为家乡代言。他们朴实可爱、勤奋自信的形象已成为家乡最好的“代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进的起点。有了这一群奋斗者,在乡村振兴道路行而不辍,中国凉都,未来可期。
王金涛:秀才跨界养猪 五年产值超亿
放弃珠三角年薪数十万的高级白领职位,回家乡六盘水山区做一个养猪倌;告别生活在城市的妻儿,来到深山与“二师兄”为伴。在六盘水的六枝特区,我们见到了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贵州二表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涛。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留着小平头、戴眼镜、说话条理性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秀才”。秀才跨界去养猪,成效如何?短短五年时间,他从无到有,发展出了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的生态农业企业。他本人于今年获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
▲王金涛
饮“头啖汤” 回家乡推动农业产业化
◎记者:你决定要回六盘水的六枝特区老家养猪时,家里人支持吗?为什么不选择在广东养,而要回六盘水?
●王金涛:做跨界养猪的决定是2016年,当时我已经年过40岁,开始就是为了家人。当时儿子小,非常喜欢吃猪肝,但在市场上买的味道不佳且有各种担心,每次买时我都要“望、闻、问、摸”。我妻子就开玩笑说,不如自己回老家养几头猪吧。我慎重地考虑并和家人商量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跟随父母从重庆合川来到六枝参加“三线”建设的,从小在六枝成长,怀有深厚的感情,将六枝视为家乡。六盘水这里的青山绿水,具有别的地方不可比拟的生态优势;而且近几年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正是饮“头啖汤”的机遇。
自己杂交出“跑山猪”
◎记者:我们看见外面大大的“跑山猪”几个字,这是哪里的品种?和其它猪肉有什么区别?
●王金涛:这是我们自己命名的。为了寻找猪源,我和伙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了三十几个猪场。每到一个地方,买上最好的肉,在宾馆里用电饭煲清水煮熟,蘸点酱油品尝原味。最后我们选择了西藏的藏香猪做父本,以六盘水当地特有的土猪做母本,来繁育新品种。
六枝生态环境很好,猪儿吃的是青草、喝的是山泉,天天在平均海拔1650米的高山上奔跑。我曾尝试将计步器绑在猪身上,每天的数据可达到11公里以上,我们就把它命名为“跑山猪”。
我们的猪饲养周期在300天以上,鲜肉产品肉色鲜红,弹性好,肉香味浓郁纯正,胆固醇含量低,尤其是猪肉的肌间脂肪含量可达8.3%,而普通猪的肌间脂肪含量为3.8%;我们的猪肉产品有明显的大理石条纹,我们称之为雪花猪肉。
▲王金涛创建的“跑山猪”养殖场。
靠政府支持克服困难
◎记者:你作为养猪的新手,有遇到过困难吗?
●王金涛:我们开始没经验,选猪场的时候,放在了新场乡松坝村这个平均海拔1650米的毛草坡组。这里空气虽然好,但是配套设施没有,修建养殖场时,缺水、缺电、缺路,前后烧坏了20多台发电机,你们进来的这段路之前是土路,拉建筑材料和玉米饲料的车子每次都陷入泥坑,投了几百万元见不到收益。
幸好得到了市里和六枝特区党委政府的支持。相关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协调帮我们修建了生猪养殖基地引水工程9.8公里,产业路1.1公里,架设电路3.8公里,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公司发展壮大得益于养殖小区的合作模式。这是当地党委、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一个新创举,主要做法就是政府负责建养殖小区,公司以固定分红的形式承包养殖小区饲养生猪,养殖小区实现五个统一:统一发放猪苗、统一模式饲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疾病防治和统一产品回收。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记者:你因养猪带动了村民脱贫,又因此获得全国先进个人称号。回看五年,觉得跨界养猪,跨对了吗?
●王金涛:我只是在脱贫攻坚中做了一点小事、一些实事,但党和国家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很受感动。这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和鞭策,如果每个人都能做一点有益的事,就能让更多的家庭分享到幸福和快乐。
我们创建之初,就把企业发展和帮扶当地脱贫攻坚相结合。我们通过繁育基地及养殖小区共流转村民土地,使411户村民受益。同时新场乡政府和村级经济组织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村集体资产入股养猪场,通过利益互相联结在一起。
2018—2020年,公司都有分红。仅2020年就分红535万元,共带动了1500户贫困户脱贫。目前公司有员工159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37人,月工资均在4000元以上。此外,因公司在建设、圈舍改造、物资转运、生猪装卸等需要,提供了大量临时性务工机会,公司每年务工支付费用超过1200万元。
进入全国土猪行业前5强
◎记者: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产业链如何延伸?
●王金涛:2019年我们公司的跑山猪卖出2400万元,2020年实现产值达1.2亿元。今年我们预计实现产值2.87亿元;明年实现能繁母猪1万头存栏、年出栏20万头土猪规模,产值达到5个亿,企业有望进入全国土猪行业前五强。
下一步我们跑山猪产品将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消费市场,逐步向全国省会城市拓展;计划再经过5-10年时间,希望公司成长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土猪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还将规划建设自己的腊制品、休闲食品、饲料、有机肥等加工厂。不仅延长产业链,而且可以增加当地人就业。我还希望可以建个跑山猪游乐园,让游客可以来这里看小猪比赛,品尝美味的全猪宴,把这里的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王欣颖:“拔”掉刺梨的酸涩
水城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里,有一个中心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建设,专门研发以刺梨为原料的气泡水、原浆、口服液等不同系列的加工产品。
刺梨原是野果,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六盘水人每当肠胃不舒服、熬夜上火、口腔溃疡或喝酒后,就会喝刺梨汁,多喝几次就可缓解大部分不适。因此在当地,喝刺梨汁就如同广东人喝凉茶一般习以为常。可这果汁的味道有点让人皱眉。在工作人员的盛情邀请下,记者喝了一小口原浆,整个口腔被酸、涩两种味道紧紧揪住、划伤一般。涩味比起潮汕人嚼的青橄榄更涩一层。
近年六盘水在大力推广刺梨种植产业的同时,运用科技力量,希望研发出更适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在公司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研究员王欣颖。她正在一堆瓶瓶罐罐前捣鼓,一颗颗棕色的半透明软糖平铺在不锈钢网格上。这是她刚与同事研发出来的刺梨糖果,除了原味,还有柠檬味等多种口味。王欣颖对着强光观察了一下糖果的透明度;又用手捏了捏,感受一下弹性。为了适合现代人的健康要求,糖里不加白砂糖,这对口味改良的技术要求更高。记者试吃了一颗软糖,淡淡的酸甜可口,还十分柔软Q弹。
▲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里,研究员王欣颖正在对研制的刺梨糖果做实验记录。
六盘水是“中国野生刺梨之乡”,刺梨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盘州刺梨产研中心还组建了博士工作站和硕士工作站,申请刺梨产品知识产权专利678项。科技人员们都在不同的实验室里,努力地为刺梨“拔”掉口感上的“刺”,助它走出深山。从小就喝着刺梨汁长大的王欣颖,如今正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将这又酸又涩的果子,变成甜蜜的事业,助力凉都脱贫攻坚。“我希望能将刺梨制作成甜蜜的食品,向全世界推荐,让更多的人因刺梨而认识六盘水。”
杨清丹:用老工艺开发新产品
盘县火腿,腌制工艺已经有着600年历史,在2012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凉都行采访组来到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内的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采访时,工作人员端出了刚研发,用盘县火腿做馅的广式月饼;上好火腿肉做馅的广式糯米鸡;还有用哈密瓜配衬的红白生切火腿片……
看着公司注册商标上的老人头像,记者很好奇,这“杨老奶”的思维不老啊。公司的负责人杨清丹,是位清爽短发的年青女企业家。她笑着说,商标上的“杨老奶”头像是已近70岁的妈妈杨昌芳,自己是家族企业的第五代传人。
▲杨清丹
杨清丹20多岁接手家里的加工坊,2015年注册“杨老奶”商标。她不仅考察了许多国内同类型食品企业,还远赴西班牙去学习当地火腿的工艺。“对比发现,我们盘县火腿独特的工艺使其没有腥味,但在一些环节上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流程。我回来就改善流程和工艺,在传承中创新。”此外,为了进军广式月饼市场,她还扛着火腿到中山找广式月饼师傅现场制作样品。今年公司还新增了两条生产线——即“火腿馅料类”和“蒸煮类”,以及正在研发2-5件发明专利。
如今“杨老奶”除了传统食品,还推出了盘县火腿月饼、火腿油辣椒、血豆腐、鲊面粑、糯米鸡、粽子等系列地方特色产品。公司还曾代表盘州特色美食参加过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展会。
杨清丹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与乌蒙镇、双凤镇、红果街道合力推动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带动盘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生猪养殖,带动农户增收脱贫。公司现有员工38人,其中贫困户人数14人。2020年“杨老奶”生产火腿及火腿深加工产品1000吨,实现年产值2300万元,利润800多万元,解决劳动力60余人(其中贫困户16人)。
黄华: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
六枝特区牂牁镇半坡村的沃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里,几位一身黑衣的布依族群众正在给果树除草。这一片区因最低海拔仅为六七百米,被称为六盘水的“小江南”。这里种的水果也较为特别,例如江南地区的杨梅、早熟的樱桃、百香果等。半坡村的团委书记黄华说,这是适应独特地形,在本地水果市场中另辟蹊径。
▲黄华
黄华是大山里走出的大学生,毕业后曾到珠三角打工创业。当年离乡时,六枝特区还很落后。“我们当时去赶集都是走路去的,村里的路也没通这么多,班车一天只有一班。工业几乎也是没有的。”大学毕业后的他决心要去沿海“看看大城市的繁华”。可即使他事业有成,心中依然牵挂家乡。看着家乡通过脱贫攻坚,交通道路、基础设施都好起来,他也的心也动了。“这是我的家乡,家人、同学、朋友许多都在这里。自己又学了一些沿海的经营理念,希望能回来,与大家一起努力脱贫致富。”
2017年,毅然回乡的他一边自己做些小经营种植,一边与同样是从外边回乡的年轻人和思想积极的当地百姓,一起聊沿海的公司、工厂。“感觉到单打独斗力量还是不够的,大家要团结一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从2018年的9月份起,他和村委干部们一起,带着村民们将零散的土地通过“三变”模式整合起来,尝试种植一些外来的水果。“脱贫攻坚刚完成,现在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乡村振兴路上还要努力。但我的第一个小目标实现了。首先是老百姓有了积极性,大家尝到了齐头并进,一起发展的甜头。”
陈栋梁:记者扶贫又报道 20多篇稿被新华社转载
在六枝特区牂牁镇半坡村的百香果园里,凉都行采访组记者还遇到了同行——六盘水日报的记者陈栋梁。他在半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4年多了。
▲六盘水日报记者陈栋梁(左)在半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4年多。
初来乍到时,为了最快时间内了解村里的情况,他花了半个月在村里走访。脸黑了、人瘦了,终于走遍了半坡村9个村民组570多户农户。“我六盘水日报社的同事在微信看到我每天步数30000步以上,还调侃我是不是每天帮村民放牛去了。”这个80后的小伙子,自知干农活不如老农,但他最大的底气,在于手中的笔。他用一双脚丈量贫瘠土地、用一支笔激起战贫风浪、用一颗心换回群众真情。
在他的《行走半坡·寻觅乡愁》系列报道中,半坡村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都跃然纸上。其中的《红樱桃红火新生活》《苗家“飞人”翔蓝天》《“飞鸡”出自九层山》《周玉国家的三个大学生》等报道,更是让人看到了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干部与群众故事。他笔下的文字转化为战胜贫困的力量,在各大媒体撰写刊发新闻稿件及图片100余条次,20余篇被新华社转载,单条阅读量突破100万。
陈栋梁的笔,写火了半坡村旧院的早熟樱桃,吸引了大量采摘游客。他的笔还写出了社会的爱心,为村里一位患重病儿童筹集了5万善款。为带动牂牁江景区发展,他努力牵线搭桥,为牂牁江引进“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为了学到香椿种植技术,他联系带领半坡村3个致富带头人到水城县坪寨乡学习考察。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陈栋梁2019年被评为六枝特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评为六盘水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脱贫攻坚结束了,有群众担心,这位记者书记也要走了。“我不走,我已经向组织申请了,再干两年。”这是陈栋梁的回答。在乡村振兴的道路,这位记者同行将继续前行。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徐小江
◆文/记者 查九星 陈慧
◆图+2/记者 文波
◆编辑:曾淑花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