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全覆盖全过程监督“工改”决定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2022-04-20

4月19-20日,为推动市十六届人大作出的《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落地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400多名市人大代表分11个组赴各镇街开展专项视察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班子全体领导分别带队,驻中山的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受邀参加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欧阳贵有率队到火炬开发区、东凤镇视察。


▲在火炬开发区西湾裕创新产业园,工作人员向代表们介绍项目情况。

19日,代表们冒着细雨分别到火炬开发区四个片区里的西湾裕创新产业园、创新科技孵化聚集区、张家边胜利工业智造合作园、窈窕网谷153亩等项目,现场调研工改进展情况。在座谈中,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钟剑介绍,开发区划定东利、张家边、沙边和窈窕四个片区作为首批“工改工”连片项目,统筹总面积共10222亩,可释放净产业用地面积2713亩。开发区在坚持统筹规划下,探索 “政府+国企”的联合操盘方式,即政府制定“工改工”政策工具,搭建融合更新政策、规划、实施等一体化平台;区属国企担当“园区操盘手”和“产业运营商”的角色,与产权人或社区进行合作改造。此外,开发区还探索“化零为整”,“托管共建”归宗模式;以及创新计容规则,分类处置贡献用地。


▲建设中的西湾裕创新产业园。

20日,人大代表们在东凤镇的视察中,先后调研了企业自改的潘富华工改工项目、全市首个获批的村级“三旧”改造项目—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项目、村镇合作共同推进的安乐村304亩连片改造项目。三个项目各具特色,利用村镇合作、村企合作等改造模式,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园腾出空间和机会。东凤镇党委书记罗绮冬介绍,镇里提出“梧桐计划”,明确用5年时间分4个阶段对同乐、同安、和穗三大片区23000多亩低效工业园区进行连片升级改造,同步实施东兴片区1200亩用地旧城改造和单宗“工改工”项目,对南沙港铁路东凤客运站周边1500亩用地开展TOD项目规划。

每到一处,代表们都先到项目所在地现场看进展,不仅实地走、现场看、仔细听、还认真问。“你们企业(村)在工改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有没有一些目前政策无法解决的细节问题?”“有具体需要政府协调,或多个部门协商的问题吗?”欧阳贵有认为,开发区和东凤镇都十分重视工改工作,抓得早、行动快、主动性强、积性性高。调研与座谈中,代表们也发现了个别村、企业的工改项目起点不高;土地碎片化;工改与产业规划、城市功能提升等结合不紧密;市政府与镇街对片区内的统筹力度需要加强; 产业需要整合、城市功能待提升等问题。

欧阳贵有表示,目前我市面临着深中通道建设、全市上下全力打响工改攻坚战的历史机遇,在工改过程中,要抓好统筹,做好规划,抓好示范,抓好服务。加大连片开发的统筹力度,立足镇街的产业定位,与各部门共同合力谋划大平台。产业竞争力、城市吸引力,都是在工改过程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人大代表们要多调研,倾听企业心声、发现问题、并提供思路和解决建议,工改最终的目的是吸引企业扎根中山,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做贡献。”他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要履行好代表参政议政的功,与各镇街同心协力,探索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之路。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陈慧 张房耿
◆图: 记者 文波
◆编辑: 陈彦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