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全市人大代表“工改”专项工作视察部门汇报会召开。中山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飞介绍,该局结合自身职能,出台九大举措深度参与服务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为“工改”攻坚提供法治保障,助力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飞发言。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以良法善政“引领”,构建更稳定的政策体系。一是提前介入“工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共提供法律意见26份,合法性审核提前介入3份,前置合法性审核文件11份。二是为“工改”重大决策“把诊问脉”,及时高效为“工改”推进过程中的重大政策及具体事项进行法律论证,共经办或参与审核“工改”政策文件14份。
同时,市司法局以规范执法“提效”,打造更高效的服务环境。为了破解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瓶颈,市司法局首推6个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以点带面推动镇街综合执法规范化,推动保障涉“工改”执法的规范性与稳定性。
为确保“工改”行政执法监管工作“不留漏洞”,市司法局以开展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探索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中山方案”,构建“内部+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今年来,45家执法主体通过两平台共开展行政检查1771宗,行政处罚2666宗,行政强制22宗。
市司法局重点以法律服务“助力”,提供更优质的司法保障。全市组建了“工改”律师法律服务团,推出24个城市更新法律服务产品,围绕企业涉“工改”方面开展“法治体检”。截止目前,全市律师行业服务“工改”项目14个,出具法律意见书36份,审核合同109份,参与谈判或座谈97次,召开政策宣讲会4场,共涉及金额21.6亿元,协调搬迁户72户。
同时,市司法局还建立了商事纠纷依法快速解决机制,引导涉“工改”纠纷的村集体、村民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开通涉“工改”项目公证绿色通道,围绕在“工改”项目中涉及的村民(股民)大会、征收、搬迁、安置等事项,优先提供委托、继承、拆迁协议等民事类公证服务,做实证据保全类、现场监督类等公证服务,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该局还将“工改”纳入2022年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工改”配套政策解读及宣传、综合执法过程中的普法等重点工作纳入相关部门(镇街)普法责任清单。加强市镇“工改”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工改”相关工作的知晓率,形成全社会支持“工改”的良好法律氛围。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张房耿 陈慧
◆图:通讯员 罗宇峰
◆编辑:王欣琳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