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遭遇了暴力怎么办?不少受害者陷入“求助无门”的境地。
市政协委员汪洋表示,2016年颁布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提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规定家暴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目前,中山也已建成完善反家暴体系,形成《中山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联动机制》体系文件,但由于基层普法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且基层职能部门间未能形成有效联动,未能形成“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少家暴受害者并未寻找到最佳维权途径。据统计,近三年来,中山市基层法院受理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仅有28件,这与法院受理和妇联接受咨询、求助的数量相去甚远。
汪洋建议通过“一个视频、一个模板、一个渠道”形成反家暴社会共识,打通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48小时绿色通道。具体来说,“一个视频”是由司法行政机构指派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录制三分钟小视频,讲解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人员、申请条件、申请方法、受理单位和效果责任等,用于相关职能单位以及各大公共场所循环滚动播放;“一个模板”是由司法行政部门指派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起草、制定相关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书及相关法律文书,便于咨询或求助人自行勾选填写,简化申请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理流程;“一个渠道”则指建立或打通相关职能单位与法院间的沟通渠道,建立联络人制度,实现立案窗口直接对接,开通绿色通道。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谭桂华
◆图+/记者 余兆宇
◆编辑:汪佳
◆二审:蓝运良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