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汪洋:形成反家暴共识,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

发布时间:2022-01-10

在家庭生活中,遭遇了暴力怎么办?不少受害者陷入“求助无门”的境地。

市政协委员汪洋表示,2016年颁布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提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规定家暴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目前,中山也已建成完善反家暴体系,形成《中山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联动机制》体系文件,但由于基层普法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且基层职能部门间未能形成有效联动,未能形成“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少家暴受害者并未寻找到最佳维权途径。据统计,近三年来,中山市基层法院受理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仅有28件,这与法院受理和妇联接受咨询、求助的数量相去甚远。

汪洋建议通过“一个视频、一个模板、一个渠道”形成反家暴社会共识,打通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48小时绿色通道。具体来说,“一个视频”是由司法行政机构指派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录制三分钟小视频,讲解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人员、申请条件、申请方法、受理单位和效果责任等,用于相关职能单位以及各大公共场所循环滚动播放;“一个模板”是由司法行政部门指派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起草、制定相关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书及相关法律文书,便于咨询或求助人自行勾选填写,简化申请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理流程;“一个渠道”则指建立或打通相关职能单位与法院间的沟通渠道,建立联络人制度,实现立案窗口直接对接,开通绿色通道。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谭桂华
◆图+/记者 余兆宇
◆编辑:汪佳 
◆二审:蓝运良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