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动汽车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山市民购车的首要选择,但充电难、私人电桩安装难等问题让很多市民望而却步。对此,市政协委员徐克伟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上指出,此状况不利于促进电动汽车普及,人们对绿色、低碳、经济出行的需求与现实“供给”不平衡,加强中山市电动汽车公共和私人充电桩配套迫在眉睫。
发言初始,徐克伟罗列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中山新能源车(主要是电动车)保有量大约15000辆,公共充电站不到368个,快充电桩大约1960条。这意味着1条快充桩要服务8台电动汽车,对目前销量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来说,远远未能满足。
因此,在住宅小区等居民区安装私人充电桩成为许多电动汽车车主的迫切需求。但徐克伟发现,日常生活中因安装充电桩报批手续繁琐、流程不清晰、物业担忧安全隐患不配合办理、其他业主异议、供电部门办理难等问题,导致居民无法便捷、顺利安装私人充电桩的现象屡见不鲜。
针对上述现象,徐克伟建议:
第一,完善建设规划。将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纳入中山市城乡建设规划,提高充电设施密度和广度。由政府牵头,出台全市统一电动桩建设规划方案、老旧小区电动桩接入管理办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量化规划供给充电桩数量、充电桩与保有电动汽车的供给车桩比等指标,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第二,调动多方参与。鼓励充电桩产业上下游相关方,以多方合资形式成立充电桩运营主体;鼓励政府机关、商业大厦、商超、公园等公共场所提供充足车位,充电设备方提供供电设备,运营管理方提供运维管理服务等,多方形成合力,使公共充电桩与电动车比例合理化。
第三,完善分类施策。在新建小区或公共区域报建过程中,将充电桩建设纳入审批规划,并在验收时作为必备配套条件之一。针对已建成居民住宅小区或公共区域的充电桩加装,建议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并引导规范化管理及合理收费。也可考虑“众筹”模式,让业主管理委员会组织有需求的车主众筹建设住宅区或周边充电桩,共同参与管理。
第四,提供便利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应引导、联合物业公司、社区等单位加强相关政策宣传,提供便利化的充电桩申请流程指导和安装过程中的协作。在符合安全、合理、符合资质的前提下,共同协调推动电动汽车主安装私人充电桩,并针对地下停车位申请安装充电桩难这一痛点,出台指导性文件。
第五,加强安全管理。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公共场所和小区充电桩的管理和维护,压实充电桩安装运营人、管理人的日常维护职责,明确各种情形下相关方义务和责任,为公共场所充电桩安全有序运营提供指引。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见习记者 黄靖怡
◆图+/记者 缪晓剑
◆视频摄制+/余兆宇
◆视频编辑/刘建满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