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丨丁珏:开展“时间银行”,创建互助养老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1-11

1月11日早上8点10分,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开启,市政协委员丁珏就关于开展“时间银行”试点项目进行发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等特点。丁珏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目前,社区和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的首选,在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过程中,“时间银行”为解决老年人服务需求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径,在缓解养老服务主体不足,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时间银行”将“时间”和“公益”挂钩,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后,公益时数可存入“时间银行”,未来当自己有需要时从中支取“已存储时间”,为自己或者亲人兑换相同时长的养老服务,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

重点服务对象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空巢独居老年人、农村留守老人等。“时间银行”参与人群方面,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老年人相关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老人家属及周边的居民,都可以为“时间银行”项目的开展提供人力支持。

可整合“低龄老人”资源,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享服务”的原则,年龄相对比较小、身体比较好的老年人,服务高龄的和失能的老年人,互助式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可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与此同时,要将年轻人融入进来,丰富时间银行的人群结构,年轻人照顾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从而实现养老服务的代际传递。

丁珏认为,中山开展“时间银行”试点项目有非常好的基础,中山非常博爱,志愿服务氛围好,还有“志愿中山”等较为成熟的信息数据平台,借鉴已有的城市试点经验,“政府主导型”的“时间银行”是主要的发展趋势,政府作为时间银行的监督方和行政资源提供方,牵头建立一系列运行标准、规范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及企业力量参与,盘活社区及周边资源。通过“时间银行”的存兑,实现社区之内的良性互动与人人共享,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丁珏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策设计,探索构建“时间银行”运营机制,开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项目。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张倩
◆图+/记者 缪晓剑
视频摄制+/余兆宇
视频编辑/刘建满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